•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9005022/2025-00333

  • 文号:

    舟环发〔2025〕7号

  • 发布机构:

    舟山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2025-02-28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组配分类:

    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 有效性:

    有效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ZJLC64-2025-0001

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舟山市港口船舶污染物管理条例》中有关条款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3-04 15:44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舟山市生态环境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综合规划与政策法规处

各县(区)分局,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根据《舟山市港口船舶污染物管理条例》《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舟山市港口船舶污染物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现将《<舟山市港口船舶污染物管理条例>中有关条款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舟山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2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舟山市港口船舶污染物管理条例》中有关条款

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未按照相关规定填写并运行接收、转运及处置联单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表

序号

裁量因素

阶次

分值

1

联单状态

未按照已填写的联单内容进行处置的

10%

未填写处置联单

25%

未填写处置联单且污染物进入外环境的

45%

2

违法行为持续时间

不足3个月

0%

3 个月以上,不足 6 个月

5%

6 个月以上,不足 12 个月

10%

12 个月以上

25%

3

环境违法次数

1次

0%

2次

5%

3次

10%

4次以上

18%

4

对周边居民、单位等的影响

未发现对周边生产经营、生活造成不良

影响

0%

对周边生产经营、生活有较轻影响

6%

对周边生产经营、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12%

注:

1、本表适用于《舟山市港口船舶污染物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未按照相关规定填写并运行接收、转运及处置联单的,对接收单位由港口行政主管部门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水路和道路运输单位分别由港口行政主管部门、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处置单位由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管理部门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中的违法行为。

2、本表的裁量计算方法如下:罚款金额=法定最低罚款数额+(法定最高罚款数额-法定最低罚款数额)×案件总分值。

3、若本表适用的法律依据发生变化,则适用最新的法律依据。

4、本表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不足”不包括本数。

5、违法行为持续时间,是指从违法行为首次发生之日(含本日)至生态环境部门发现违法行为之日(含本日)。期间违法行为有间歇、断续状态的,不扣除违法行为中断的时间。

6、环境违法次数,是指自本次违法行为发生之日(含本日)起向前追溯两年内,当事人所有环境违法行为次数之和。其中,本次发现的违法行为计为 1 次;历史违法行为以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的违法行为计算(两个及以上环境违法行为列入同一份行政处罚决定的,按照实际违法行为数量计算;轻微违法行为被不予行政处罚的,也计入次数),时间以行政处罚决定书(或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盖章日期为准。

7、对周边居民、单位等的影响,是指当事人该违法行为对周边居民、单位等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引发公众投诉、举报、信访情况(以经核实的投诉、举报、信访为准),对周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干扰、引起损失情况,对周边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情况等。

(1) “未发现对周边生产经营、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常体现为(下列之一):

A 违法行为仅是程序方面未遵守法律规定(如,备案超过法定时限),在实体方面未违反法律要求,对周边生产经营、生活无客观、实际影响。

B 违法行为影响范围局限在当事人市场经营/生活区域内,对周边生产经营、生活无客观、实际影响。例如,违法行为发生区域较小且局限在当事人生产经营区域内,产生的污染较少(或不良影响较小)且未扩散到、影响到周边,且及时改正、未来不会产生新的污染(或不良影响)影响到周边。

C 违法行为未引起投诉、举报、信访(以经核实的投诉、举报、信访为准)或媒体报道。

D 违法行为虽有个别投诉、举报、信访,但与周边生产经营、生活无关。

(2) “对周边生产经营、生活有较轻影响”常体现为(下列之一):

E 违法行为影响到周边生产经营、生活日常秩序,但未造成经济损失或健康损害,且已及时改正。

F 违法行为影响到周边生产经营、生活日常秩序,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低、健康损害轻微,且已及时改正。

G 违法行为影响到周边生产经营、生活日常秩序,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或较轻健康损害,当事人积极赔付已获得受损人谅解,且违法行为已及时改正。

(3) “对周边生产经营、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常体现为(下列之一):

H 违法行为造成周边生产经营活动中断或者居民无法正常生活。

I 违法行为影响到周边生产经营、生活日常秩序,被投诉后拒不改正的。

J 违法行为对居民健康造成较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K 违法行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L 违法行为造成大量信访投诉,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造成较大负面社会影响。

8、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层面文件对本违法行为处罚裁量作出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