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创新打造“海岛审计专家人才库” 借智引智赋能审计监督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8-06 18:08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信息来源:

2025年8月1日,舟山市审计局召开“海岛审计专家人才库”座谈会。会议内容包括审计局对《海岛审计专家人才库管理操作办法》及审计工作流程的解读、专家库成员交流研讨、保密承诺书签订仪式。该人才库通过跨层级、跨专业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以海洋特色为核心的复合型审计智库,旨在为海岛地区经济、生态、民生等领域的审计工作提供精准智力支持。

座谈会20250801.jpg

一、高标准构建"海岛特色"专家矩阵。市审计局采用“组织推荐+定向邀请”双渠道选聘模式,向各部门征集专家人才。首批16名海岛审计专家来自发改、科技、财政、资源规划、生态环境、港航、大桥建设等15个核心部门,覆盖项目审批、科技管理、海域海岛、环保监管、港航经济等关键领域。超半数专家有10年以上相关领域经验,具有一线业务背景,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操流程与风险点,在政务服务和科技赋能方面极具创新与改革能力。

舟山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在座谈会上讲话.jpg

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琳尹在座谈会上强调:“海岛审计专家库以专业化、实战化、跨领域协同为核心优势,有效支撑海岛审计在合规性审查、绩效评价、风险预警等多维度的需求,推动实现审计工作的维度拓展、精度跃升和效能倍增。这一创新机制既是‘靶向审计’的精准导航仪,更是破解‘海洋经济复杂性困境’的战略支点,将成为海洋经济治理的核心智库。通过构建‘政策+技术+治理’立体支撑体系,将不断赋能审计监督提质增效。”

二、全周期赋能审计关键环节。《舟山市“海岛审计专家人才库”管理操作办法》明确专家库核心职能,一是业务指导,就涉及的专业领域提出监督重点,对审计组成员进行针对性业务培训,协助制定个性化审计方案;二是联合研判,对审计组咨询的性质认定、政策依据、法规适用等事项提供专业意见,对跨区域、跨领域争议问题提供“专家会诊”;三是整改评估,参加审计整改工作的评估、会商,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建议—回头看”机制;四是总结提升,项目结束后,回顾分析阶段性咨询工作情况,形成审计优化建议。

入库专家舟山市科技局科技处处长陈庆建交流发言.JPG

来自市科技局科技处的入库专家陈庆建处长表示:“面对科技创新的快速迭代特性,需建立与科研规律相匹配的长效管理机制。以海洋科技为例,黄姑鱼全产业链项目(育苗研发→养殖转化→产业推广)具有周期长、风险高、社会效益滞后等特点,现行评价体系需在合规框架与创新容错间寻求动态平衡。专家库的协同机制将提供技术可行性预判,科学设置绩效指标,大幅提升审计建议的可行性,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卡脖子’环节,同时加强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广泛应用。”

三、双轨制保障智库长效运行。为确保专家履职规范,充分发挥跨领域智力整合优势,《舟山市“海岛审计专家人才库”管理操作办法》明确四条“红线”,即保密义务、利益回避、身份规范和廉洁纪律,并建立“年度考核+动态调整”机制,保障专家在了解审计、支持审计、用好审计的过程中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周期“审计+”赋能。同时,市审计局通过专职联络强化与专家库成员协作,重点识别政策红利与风险,破解海洋经济跨域治理难题,提升海洋资源审计效能,服务海洋经济战略决策,护航产业升级。

舟山市财政总会计师杜赟郑重表态.JPG

来自市财政总会计师杜赟郑重表态:“一是强化桥梁纽带职能,畅通财政与审计、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机制;二是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履职效能,通过专业化队伍建设夯实业务基础;三是严守财经纪律红线,深化跨部门协作联动。专家库的建立能实现财政审计与行业监管的深度协同,助力审计机关精准锁定资金使用‘痛点’,推动财政资源向海洋产业升级、海岛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高效配置,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舟山市资源规划局海域海岛管理处处长陈洲杰交流发言.JPG

来自市资源规划局海域海岛管理处处长陈洲杰指出:“审计整改工作有效促进了被审计单位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以去年为例,我处通过审计整改,将违法用海问题的治理举措(包括建章立制建议)上报省海洋建设厅,成功推动省级层面出台相关执法指导意见。”同时,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深化对审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拓展特邀专家的咨询范围,充分发挥智库在跨领域审计中的专业优势。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