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召开“海上幸福药素”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08-05 10:33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

85.jpg


86.jpg


7月29日上午,我市召开“海上幸福药素”工作新闻发布会。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陆斌海,舟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处长吴飞跃,舟山市医保局医保服务中心副主任滕颖君参加发布会,发布会上,陆斌海副书记详细介绍了2024年以来全市“海上幸福药素”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陆斌海副书记、吴飞跃处长和滕颖君副主任分别就下步工作安排、船员健康管理及医保2年长处方相关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悉,舟山作为全国最大的渔场,渔业一直是地方的传统产业和重要产业,为保障从事渔业工作的船员安全用药和健康管理,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来,舟山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和市海洋经济发展局,紧紧围绕全市构建现代海洋产业链的决策部署,组织全市各县区将近年来运行成熟的“幸福药素”服务拓展到海上,积极打造“海上幸福药素”服务品牌,通过“1+1+5”形式,即创新1个“渔民购药备案制”,建立1张“线上问药网络”和推出5项创新药事服务,破解长期以来渔民药事的“急难愁盼”。


“海上幸福药素”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类渔船实行购药备案150船次,药品配备更加齐全、合理,同步降低购药成本达25%以上,累计节约购药成本近24万元;全市各地通过志愿服务,通过采用微信群、卫星定位设备等通讯手段为出海船员提供24小时安全用药问诊近2200人次,其中17次属紧急、危急情形;全市开展新船员和各类航前培训31期,受训船员达1300余人次;回收渔船过期药品3000余盒(瓶);发放各类宣传册和折页20000多份;向部分渔企和渔业协会捐赠了药品阴凉柜、血糖仪、脉搏血氧仪等物资近5万元等,有力护航船员用药安全,为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还了解到,下一步,全市将进一步优化“海上幸福药素”,打造覆盖面更广、服务质量更优、保障水平更高的“2.0版”,比如积极向上争取,融入更多资源,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影响力,使服务逐步覆盖到全省、乃至全国的舟山渔业船只;强化多跨协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扩大志愿服务队伍,提高“海上幸福药素”综合服务水平;三是健全体制机制,寻求建立志愿激励合作机制,保障志愿服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促进志愿服务主动性与长期性等。


记者问答



问题一:听了陆副书记关于“海上幸福药素”工作的整体介绍,请问对于“海上幸福药素”这样一件民生好事、民生实事,会不会长期实施下去,下一步还会有其他举措推出吗?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陆斌海作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和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保障舟山渔业行业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护航地方重要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重要的工作。今后,我们“海上幸福药素”服务不仅会长期持续,还将有计划、分步骤地打造覆盖面更广、服务质量更优、保障水平更高的"海上幸福药素2.0版",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化宣传引导,扩大服务覆盖面。线上+线下联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推广。线下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渔港码头、渔业企业开展送服务、送温暖等各类活动,面对面宣贯、解答“海上幸福药素”各项服务;线上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开展通俗易懂的政策讲解,增强宣传效果。同时积极对接上级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的政策和平台支持,逐步将服务范围从本市拓展至全省乃至全国的舟山籍渔业船只,让更多海上作业人员享受到这项惠民服务。

二、强化多跨协同,提升服务精细度。健全卫健、医保、海关等多部门协同机制,争取全科医生、心理医生及其他方面更多专家级志愿者加入服务队伍,构成一支全方位、可轮值的综合服务团队,统一标准、定期会商、分期轮值、快速响应,持续提升“24小时问药”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三、优化长效机制,确保服务可持续。联动社会工作部、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部门与组织,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激励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如建立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开展服务效果评估,持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完善志愿者星级评定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确保各项服务长期稳定运行。

通过以上措施的系统推进,我们有信心将“海上幸福药素”打造成更具影响力的服务品牌,为保障渔民健康、促进地方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问题二:卫生行政部门是维护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部门,请问市卫健委在打造“海上幸福药素”品牌和保障船员健康方面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舟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处长吴飞跃作答:谢谢您的提问。

目前,我市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牵头,全力打造“海上幸福药素”品牌,我委立足部门职责,积极保障渔民群众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一是优化渔民慢病管理。为签约远洋渔民建立慢病用药长处方机制,对于病情稳定的远洋渔民允许开具不超过24个月用量的处方,制定远洋渔民慢病管理精细化方案,切实解决渔民出海后顾之忧。二是强化渔民健康保障。市卫健委安排专职医生到浙普远98号船进行跟船医疗服务,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为浙普远98号、平太荣、大洋世家等船企提供远程会诊、在线指导等服务,确保出海安全。普陀区还建立“船只-渔民”签约对象库,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依托海岛医疗机构为850名渔民、远洋船员组建专属医疗团队,为60余艘渔船送上专属健康服务礼包,打造船员出海前后闭环式健康服务机制。三是关注渔民心理问题。建立12356心理服务热线,开通心理诊疗24小时卫星通信。开展心理健康课堂,严格把关心理筛查、提供心理咨询辅导、积极协助船企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四是延伸服务触角。依托 “健康方舟・生命守护”巡回医疗行动,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巡诊,为渔民提供诊疗、体检等服务,普陀区还在海上渔货船和“双无”小岛等设置巡回医疗点,切实提升海上作业群体的医疗保障水平。



问题三:请问滕副主任,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船员个人两年医保长处方便捷机制”这项政策为远洋渔民带来了哪些实际好处?


舟山市医保局医保服务中心副主任滕颖君作答:感谢您的提问。

为深化医保服务改革,提升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切实解决长期出海人员(特别是远洋渔民)因行程特殊导致的慢性病配药难题,我市自2024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远洋渔民慢特病长处方政策。

这项政策的核心突破点在于:在严格保障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将符合条件的远洋渔民慢性病和特殊病种(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长期服药)的门诊处方医保用药量,由原先的3个月大幅延长至最长24个月。

舟山作为远洋渔业重要城市,拥有船员近2万人,这些船员常年在三大洋公海及近10个沿海国家专属经济区作业,出海周期往往长达1-2年。然而,慢性病治疗需长期规律用药,原先3个月的药量远远不能满足其实际需求,导致部分患者被迫自费购药甚至中断治疗。

新政实施后,通过船员申请和定点医药机构的专业用药指导,延长2年的配药量基本能保障船员整个出海周期内的用药需求,显著降低渔民因药量不足而需在海外或归国间隙自费购药的高额支出,确保整个作业周期内不间断用药,有效规避因缺药导致的健康风险,从根本上缓解了因长期出海无法定期回国配药的核心难题。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