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 文号: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舟山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 183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5-08-01 10:1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王东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舟山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关注和重视,为推动我市低空经济健康安全发展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措施。我们将进一步梳理、研究这些宝贵意见,将其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努力推动我市低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2024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聚焦“低空经济海岛发展样板”定位,全力推动我市低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低空经济工作,提出“三统一、四张网、五中心”思路,为全市低空经济谋篇布局。全市第一时间建立低空经济工作专班,由分管市领导亲自挂帅,形成市、县(区)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周清单、月调度”闭环管理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事项、项目及相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一、强化政策保障

于2024年12月制定出台《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壮大低空制造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完善低空产业配套环境等四个方面制定了19项配套政策,形成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组合拳”,为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撑。您建议的财政补贴和用地保障在这19项配套政策中都有所体现。

2025年以来,为构建低空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根据市领导要求,着手研究《舟山市打造低空经济海岛发展样板,建设区域低空经济示范中心实施方案》,明确“12345”总体发展思路,即紧扣“打造低空经济海岛样板、建设区域低空经济示范中心”战略定位,以“应用先行、制造跟进”为发展主线,深入落实“三统一四张网五中心”工作架构。目前《方案》已形成征求意见稿,争取尽快印发。

二、丰富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和需求源头,它不仅决定了低空经济的实际价值落地,还驱动着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和政策完善。您建议的三个重点发力的领域也正是我们在不断探索、丰富的应用场景。

(一)物流配送领域。各县(区)秉持“飞起来”的目标,积极推动1条以上岛际无人机物流航线常态化运营,以快递包裹、海鲜农产、船舶配件等为主开展岛际配送服务。上海金山—嵊泗泗礁—花鸟、枸杞航线于2024年11月11日实现常态化飞行;定海南部诸岛3条航线(即港湾码头—盘峙岛、东岠岛、大猫岛)于2024年11月22日实现常态化飞行;普陀—六横航线于2024年11月25日实现常态化飞行,“普陀—东极”岛际航线在全国首次实现跨海夜航物流配送,有效延长和拓宽了物流服务时间、范围;岱山大黄鱼养殖基地-竹屿航线于2024年12月实现常态化飞行。常态化飞行以来,各条航线累计飞行2037航次,运载货物6106.8公斤。2025年以来,我们着力推动低空物流场景实现新突破,向跨区域、多领域延伸。开展白泉镇皋泄村至定海古城杨梅无人机配送,高频次运营东极岛外卖咖啡低空集配,积极开展普陀桃花-本岛-上海的生鲜物流无人机航线可行性研究。

(二)低空旅游领域。致力打造“海岛快巴”和“海岛环飞”两个金名片。“海岛快巴”航线(普陀山机场至普陀东极,嵊泗泗礁、枸杞)常态化运营以来累计飞行超过900班次,服务旅客超过11000人次。同时以“观山”“望海”为主题,于2025年五一期间推出嵊泗泗礁、枸杞两条低空“海岛环飞”航线,为游客提供在空中俯瞰舟山秀美岛屿和海洋美景的旅游新体验。2025年以来,嵊泗县紧紧抓住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创建契机,在开通嵊泗—上海直升机包机航线基础上,开通常态化班线(上海临港-泗礁-花鸟)并于五一期间实现正式运行。在嵊泗基湖沙滩景区开展滑翔伞体验项目,成为舟山旅游市场和低空旅游项目的新亮点。此外,积极承办2024年浙江省无人机竞速联赛首站比赛,举办舟山市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吸引了众多专业选手和无人机爱好者,提升了舟山低空旅游知名度。

(三)低空医疗领域。积极推进直升机在医疗应急救援中的应用。2024年,全市累计开展直升机医疗应急救援27起。2025年1-6月,全市已开展直升机救援共16起,其中1例由直升机直接将患者转运至杭州。积极探索无人机在血液应急保障中的应用。开通了全省首条跨海无人机血液应急保障运输航线(舟山本岛至六横岛),提升了海岛血液应急保障能力。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运血5次38单。舟山医院、普陀医院、定海医院、上海瑞金医院舟山分院内均设置直升机停机坪。由于我市救援直升机并非仅用于医疗应急救援,机上未常规配置专业医疗仪器设备。根据每次救援任务不同,医务人员会携带不同的医疗设备(例如除颤仪、氧气瓶、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在直升机上开展救援。

此外,我们聚焦“低空+海事服务”,创新构建“1小时海事服务圈”,首次利用无人机实现岛际保税油品送检,运输效率提升95%,成本减少90%。完成全国首单锚地航行船舶无人机配送,并实现了常态化运行,运输效率提升70%,成本减少80%。试运营一个月以来,完成小干岛—马峙锚地无人机船供海事服务配送业务10单。

三、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筑牢硬件根基,才能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常态化运营提供坚实保障。我们全力推进低空新基建建设,舟山市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获批无人机飞行空域,空域包括嵊泗3000米(194平方公里)、高新区2000米(52平方公里)和300米(37平方公里),总面积达283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建成智能网联低空测试基地,累计开展各类飞行测试2400余次。科学谋划全市低空经济综合枢纽建设,基本建成小干岛南部中心机场。建成5个无人机公共起降场、34个无人机公共起降点。明确以“1个数据采集系统+3大功能模块+X个拓展服务模块”为核心开展低空服务网建设。同时,落地多个重要的无人机预警反制系统,为消防和公安部门提供高效、快速的应用体验,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四、强化安全监管

安全是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只有构建严密的安全监管体系,才能确保低空经济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稳步前行。我们着力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建立“舟山市无人机管控”平台,有效实现“警、政、企、民”全层面无人机飞行监测、重要目标无人机防御反制能力监管、警用和政务无人机资源共享。成立低空公共安全保障组,打造以警格、综治格、城管格为基础,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空中义警”为补充的“3+N”无人机管控体系。立足海岛实际,先后制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信息采集规范》《“低慢小”航空器和空飘物临时管控规定》等9项规章制度,细化管理标准。研发并全域安装1600余套“智飞蓝匣”机架管设备、102套“智飞天梭”无人机报文接收设备,实现对存量无人机身份、位置、高度、速度等信息的秒级报送和飞行数据的实时获取。组建100余人低空安防专业处置力量——“鱼鹰战队”,实现全市无人机发现预警率、追踪处置率同比分别上升54.6%、73.5%。我市构建的“体系+技术+场景”三位一体低空经济“安全底座”被交通运输部人民交通协会评为全国低空经济建设典型案例,我市成为省低空经济“提升无人机公共安全管理能力”唯一市级试点市。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海岛经济+海洋治理”双重定位,以“应用先行、制造跟进”为发展主线,优化完善顶层设计与支撑体系,锚定“三统一”提质增效,织密“四张网”夯实基础,建强“五中心”激活效能,全力打造海岛区域低空经济示范中心,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海岛样板。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7月9日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