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 92 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5-08-01 09:5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陈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关注和重视,为推动我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措施。结合协办单位意见,并与您面商沟通,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发展低空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舟山有较好基础、有优势条件,省委省政府更是赋予舟山“打造低空经济海岛发展样板”的使命任务。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关心指导下,我们积极布局基础设施,创新拓展应用场景,招引培育市场主体,全力推动我市低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强化制度机制保障

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低空经济推进会,提出“三统一、四张网、五中心”思路,为全市低空经济谋篇布局。全市第一时间建立低空经济工作专班,形成了市、县(区)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周清单、月调度”闭环管理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及有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以最快速度落实落地。于2024年12月制定出台《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壮大低空制造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完善低空产业配套环境等四个方面制定了19项配套政策,形成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组合拳”,为推动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撑。

二、丰富拓展应用场景

以岛际配送、公共服务和交通旅游为重点,打造“低空+海洋”的高频应用场景。各县(区)均实现1条岛际无人机物流航线常态化运营,以快递包裹、海鲜农产、医药物资、船舶配件等为主开展岛际配送服务。2024年11月以来,共计飞行2037架次,载货6106.8公斤。“普陀-东极”航线全国首开跨海夜航配送,突破传统运输限制。探索以“低空+”的模式创新打造“1小时海事服务圈”,首次利用无人机完成保税油品送检。突破全国首单锚地国际航行船舶无人机配送业务,较传统锚地运输效率提升超70%。岱山县聚焦“低空+治理”,全力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监管“一张网”,推动跨领域多部门形成协同合作的“一盘棋”格局,有效提升海洋综合治理能力。嵊泗县聚焦“低空+文旅”,大力推动上海至嵊泗泗礁、花鸟低空旅游航线常态化运营,精心打造“舟山环岛飞”低空旅游金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丰富了旅游体验。

三、加快推进基础建设

启动通感一体低空经济指挥中心开发建设,完成在飞航线数据接入。启动无人机公共起降场布局方案研究,形成建设清单,建成18个无人机公共起降场(点),推动嵊泗、岱山跑道型通用机场进入选址论证阶段。建成运营低空测试基地和无人机多功能培训基地,完成10家企业无人机测试飞行,完成5期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建成国内首个具备低空监管、防御反制、警务应用、联合作战、数字赋能、电子沙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市级无人机管控平台,全域低空预警监测范围覆盖全市90%以上的有价值空域,为低空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全省率先开通浙政钉、浙里办等“五端”便民飞行申报服务模式,助推全市飞行量环比增加45.6%。

四、全力推动产业落地

围绕研发、测试、制造、应用、服务全产业链条,开展精准招引,推动牧星科技、翼舟云海通导监气一体化设备项目正式落地。对接大院名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共建低空经济创新中心,与院士领衔的北航空地一体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舟开展工信部低空智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及海岛场景验证。聚焦安防产业,会同浙大、安邦集团完成“低空安防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会同北大、浙大在舟建立“稳定飞行联合实验室”,同步完成安邦时空科技和轻舟低空科技(舟山)有限公司注册落地。

五、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

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立足实践,丰富海洋特色应用场景,全力以赴争取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并联合获得试点资格。积极争取军方支持,获批合计283平方公里的华东最大试飞测试空域,推动建立常态化军地协调机制,实现全市岛际物流无人机航线的统一申报,飞行报批效率显著提高。密切关注“两重”政策有关低空领域的最新动态,超前谋划、提前布局,着手开展项目梳理、汇总和储备工作,全力争取资金要素保障。

六、下阶段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国家和浙江省关于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立足舟山群岛“海岛经济+海洋治理”的发展方向,坚持“应用先行、制造跟进”的发展主线,实施“三四五”战略路径,打造低空经济海岛发展样板,建设区域低空经济示范中心。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低空基础设施。深度融入交通“十五五”规划编制体系,系统开展低空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研究。有序推进低空通信网络、导航定位系统、监视感知设备、气象监测站点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加快无人机公共起降场建设标准体系的研究制定,着力打造可复制推广的“舟山模式”。建设通感一体化指挥中枢,升级智能化无人机管控平台,统一划定电子围栏范围,构建完善低空安全防护标准体系,筑牢低空领域安全发展根基。

(二)坚持产业引领,构建融合发展格局。立足舟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海岛区位优势,科学编制低空制造产业链图谱,精准制定项目招引清单,靶向对接优质低空制造项目,全力推动产业项目落地生根,持续完善低空制造产业的“材料链”“配套链”“生态链”。深度促进本地船舶修造、港口物流、石化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与低空经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立足海洋特色,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持续推动低空+物流常态化运行。深化与上海、宁波等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合作对接,依托舟山特色海鲜生鲜等跨区域高价值货物运输需求,实现区域间货物快速高效配送。有效增强低空+治理综合效能。聚焦海洋海岛场景综合应用,整合海洋环境保护、近海区域监管、海上救援、港口监管治理等业务,统一开展无人机巡查服务,提升海洋综合监管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低空+旅游场景体验。深度挖掘海岛特色山海旅游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长三角跨区域短途空中游览项目,推动海岛旅游向定制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

(四)强化政策保障,健全协同治理体系。加大对低空监视、通信、导航等核心设备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全面提升低空空域安全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确保在低空空域有序开放过程中,实现飞行安全、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主动加强与省级部门的沟通汇报,积极争取省级层面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自上而下、运转高效的低空空域军地民协同管理机制。推动简化低空空域使用申请和飞行计划报批流程,构建军地民三方信息实时共享、业务在线协同办理、审批进度全程可溯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全面提升低空空域协同治理效能。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5日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