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1 09:5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周玉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提升农村公共交通服务的建议》已收悉。结合协办单位意见,经我局研究,并与您面商沟通,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大力促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实施以来,全市农村公路服务保障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为“公路+”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布局结构逐步完善。至2024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66.8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5.5%,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到98.2%,两项共富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二是技术状况稳居前列。全市农村公路中,一级公路88公里,占6.1%;二级公路172公里,占11.9%;三级公路191公里,占13.3%;四级公路991公里,占68.7%。一、二、三级公路占比均位列全省前三。2024年全市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优良路率达到95.47%,位列全省第一。
三是美丽公路品质升级。围绕“修一条公路,筑一路风景,
带一域发展,富一方百姓”的理念,我市农村公路形成了东海百里文廊、螺塘线、黄大线等一批生态旅游品质路。同时,包装策划了以500公里精品农村路为重点的千里“海上画廊”美丽公路体系,加速形成我市农村公路特色品牌,实现美丽公路品质逐年迭代升级。普陀区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同时舟山也成为全省第二个省级示范全域覆盖的地市。“东海百里文廊”定海乡村旅游公路入选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和浙江省首批交旅融合优秀案例。普陀的螺塘线和栅河线、嵊泗的码塔线等分别获评浙江省“十大最美农村路”称号。一条条网红路带动了沿线村镇的活力和人气。
下步,我们将根据《舟山市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高水平打造“海上画廊”美丽公路体系实施方案(2024-2027)》,以“四好农村路”2.0为主要载体,实现“海上画廊”美丽公路具象化发展。计划到2027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符合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到100%;实施养护工程450公里,优良中等路率保持90%以上;创成5条省级最美农村路,力争上榜国家级旅游公路,“交农文旅”发展深度融合。同时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出台的《舟山市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计划到2027年推动行政村村道提升140个以上,逐步建立村内道路养护管理模式。其中2025年全市计划推动行政村村道提升42个,实施道路硬化55.12公里,沿线绿化2万平方米以上。
二、不断完善公共交通运营网络
舟山公共交通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公交体系建设,重点完善“农村两段运输”及“二级换乘”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公交网络向社区微网的拓展。目前,已建成岑港站、白泉站、大展车站等枢纽站,通过镇村微公交线路的布设,为乡镇末端区域乘客提供无缝衔接的公交服务。以上枢纽站点已开通公交线路25条,投入运力约65辆,日发班次约378班,覆盖区域居民的出行需求。2025年,我局将进一步推进城乡区域的“二级换乘”线路优化工作,同步探索微循环公交线网布局,提升末端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交警部门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舟山市城市公交线路、站点优化管理办法》《舟山市区城市公交线路站点优化规则》等规范性文件,依据道路条件、站点条件,对新辟的公交线路、走向调整的线路、优化设置的站点等进行现场勘验,不断优化市内公交线路,助力完善城乡交通网络。
2022-2023年,交警部门已在定海翁洲大道、兴舟大道等地20个灯控路口试行“RFID”技术,开展了“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测试评估,该技术在统筹“公交优先”与“流量均衡”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下步,我市公共交通网络“智能交通系统”可将“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技术纳入规划建设方案,交警部门将组建专班,做好应用场景及技术对接。此外,交警部门已建成“舟道先知2.0”交通流量实时检测系统,目前应用情况良好;已在城区11个重要路口应用自行研发的“全场景动态信号控制技术”;现正研发“无检测器动态信号控制技术”,计划年内投入试点应用。
三、多方位融合企业持续发展
一是合力拓展业务模式。近年来,全市持续深化定制公交服务创新,已开通多类特色专线,如文旅融合类的东海云廊专线、观音文化线、普陀美丽公路520路等,串联美丽乡村与核心景区,但由于日常旅游客流量较低,线路还需进一步优化。同时,不断探索区域定制企业、医院、学校等专线,提供更为精准的公交服务。下一步我局将联合交投、文旅部门,梳理一批成熟景点进行宣传引流,以市场化方式推出节假日定制旅游公交专线。
二是开拓多元创收渠道。结合行业规范要求和公交线网通达范围、车型等相关配套条件,正在与快递企业研究合作可行性。同时已全面开展公交车身广告、BRT站台广告投放等经营性广告业务,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公交企业研究公交场站对外开放充电的可行性及相关举措,探讨开展合作条件和具体实施路径。
三是推动“客货邮”大融合。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新(改)建县级共配中心5个,提升改造综合服务站23个,农村综合服务点144个,开通39条客货邮融合线路,基本形成城乡一体、服务普惠、便捷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累计开通客货邮融合专线39条,岱山、嵊泗方向35辆客货邮专用车辆开通绿色通道,摆渡平均等候时长由原先2-12小时缩短为40分钟,快递企业平均缩短运输时限50%。2025年计划新(改)建农村物流综合性服务站点58个,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5条,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补齐我市城乡快递物流短板,提高城乡快递物流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