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助力项目落地提速增效
一是流程再造,打通精准惠企审批通道。完善“多评合一”“打捆审批”机制,推动备案类项目申报去繁就简,深化“浙里环评”、环境准入“快车道”等数字化场景应用,提升审批效率50%以上。今年以来,完成重大项目环评审批40余个,“千项万亿”项目环评审批完成率达91.1%。二是统筹协调,破解要素保障指标瓶颈。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市、县两级统筹调配机制,推进总量指标跨地市交易,优化环境要素资源配置。今年以来,已保障氮氧化物57.4吨、二氧化硫45.5吨、氨氮2.9吨、化学需氧量48.2吨,挥发性有机物245吨,解决亟需上马项目总量缺口问题11个。三是强化监管,推动环评市场规范运转。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通过“随机抽查+靶向监管”模式,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问题专项整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今年以来,现场检查环评单位7家,发现质量控制制度未执行到位等问题30个,已整改2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