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84211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5-07-17 15:1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王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改进森林火灾防范处置工作的建议》收悉。经商市应急局、市消防支队,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精神及省市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推进防灭火一体化,压紧压实防控责任,提升队伍能力,加强基础建设,深化源头治理,森林防灭火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全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森林防灭火形势持续平稳。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森林火灾防控责任

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等重要论述精神,高度重视对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领导,多次就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作出部署。按照属地管辖,分级负责的原则,强化组织管理,加强防灭火机构建设,市、县(区、功能区)分别成立森林防灭火指挥部。

全市各地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做到“责有人担、林有人护、山有人看”。市森防指在市政府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其中资规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指导森林火灾预防,督促开展野外火源管理、宣传教育、防火设施建设和火情早期处理等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稳步提升防灭火能力

不断加强森林防灭火“两支”队伍建设。结合乡镇森林防火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求,全市39个乡镇(管委会)均建立森林火灾救援队伍,其中普陀山镇为专业队伍,其余为半专业队伍。同时,新城、普朱管委会聘请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力量作为补充。此外,我市共有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3支,乡镇(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12支,企业专职消防队28支,以上队伍执行24小时执勤备战制度,一旦出现森林火情,可随时响应各级森防指挥部联动调度。

根据《浙江省护林员管理办法》,规范护林员聘、管、用,我市现有护林员672人。近几年,按照林长制考核对基层护林员的新要求,着力提高护林员工作责任心,进一步优化队伍,筛选出适用岗位新要求的人员。充分利用“护林巡查”应用场景,将管护责任区绘制上图,并与护林员一一对应,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以县区(功能区)为单位定期汇总护林员出勤率情况,督促各级管理员加强对护林员履职情况的日常管理,确保护林员出勤率达到考核标准。邀请护林巡查技术人员组织巡回授课,分别对各区县护林员进行全员培训,力争扫除部分护林员手机使用率低,AAP操作生疏的情况。

在森林防火期之前,市、县、镇各级分别组织年度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应对人员流动、设备迭代、救援方式变化等新情况。2023年以来,为提高人员履职尽责能力,全市举办市县两级培训共计24次,1500余人次参加,培训人员涵盖各地森林防火工作负责人、护林员骨干、森林火情早期处置队员等。

三、注重夯实根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障森林防火工作有序开展。按照森林防火“五大能力提升”要求,夯实森林防火工作基础,提升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全市建有防火道路209公里,防火隔离带174公里。全力推进“以水灭火,引水上山”工程,在充分发掘山塘水库灭火水源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在重点林区配置森林消防蓄水桶、蓄水袋加社会车辆组成移动水源等方式补齐短板,目前全市共安装蓄水桶400多个,总蓄水量超过1000m³。指导各县(区、功能区)加强森林防火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增加高扬程森林消防泵、割灌机、油锯等物资储备,初步建立市、县、乡三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体系,全市共有物资储备库(房)103个。针对新城区域森林防火物资设备短缺现状,2025年申请中央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35万元,专项用于新城区域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安装森林消防蓄水桶(3T)45个,配备便携式高压水泵4套,森林消防服套装22套。目前正在组织采购,年内可安装配备到位。

推动森林防灭火数字化建设,依托铁塔高位监控摄像头,升级森林防火数字预警系统,持续提高监测预警覆盖面和精准度。遇有疑似火情,护林员根据系统警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实处置,构建以人防为基础,技防为支撑的森林防火系统防线,形成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线上线下闭环模式。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共布设348个高位摄像头,已覆盖大部分林区。坚持以实际应用为重点,探索无人机应用实现“机器换人”,计划在普陀区试点建设户外无人机机巢,应用无人机实现每日固定巡航、辅助前出查看及空中投掷初期灭火等功能,拓展监测和响应场景,提升森林防火数字化管理水平。

四、深化源头治理,防范化解火灾风险

严格野外火源管控,排除引发森林火灾的各项隐患。常态化组织开展野外火源治理工作,严格落实防火检查、日常巡护等常态化管控手段,重点加强祭祀用火、农事用火、林区施工生产用火和景区野外用火管理,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充分发挥护林员森林防火第一线力量的作用,加强火情早期处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出动和安全高效处理。突出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区、森林步道等重要区域和重要目标,深入开展重大火险隐患排查整治,发现问题及早整改。持续推进火灾风险普查、评估工作,及时掌握底数,做好形势研判分析。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春节、清明等重要时段及高森林火险期,加大巡护力度,深入林区田间地头开展巡查,对所有野外违法违规用火及林业生产违规违法用火行为进行全面检查,切实加大火灾隐患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从源头上杜绝火灾发生。

五、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坚持不懈培养群众防火意识,不断创新传播方式,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微信朋友圈等途径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全民防火,增强群众应急防范意识,增加防火知识,提高避险能力。在森林防火期内,针对重要时段及时发布禁火令,通过扩音喇叭、宣传车和广播等设备播放宣传录音,在进山路口、坟墓区、寺庙点等火险高危地区树立防火警示旗帜、悬挂防火宣传横幅,对进山游玩、上坟扫墓人员加强防火安全教育。细化护林员巡视每日检查内容,对林区入口、景区等火灾风险高的地点,重点检查警示标志、防火宣传标语等是否完好可见,发现遮挡及时清理,遇有损毁及时上报维修。

利用“3.19”森林防火宣传日、“5.12”防灾减灾日等时机,多部门联合开展防火宣传“五进”行动,集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和市政府《森林禁火令》,加强群众防火法治教育。注重以案释法,通报森林防火典型案例,用典型事例教育群众,不断提高全民森林防火责任意识。持续推进违法违规野外用火举报奖励机制落地生根,营造全社会自觉抵制、制止野外违规用火的浓厚氛围。

六、坚持底线思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市应急指挥中心以“AI技术+快响机制”对全市重点林区进行实时监控,采取视频监控、地面巡查、舆情监测等多种手段,提升火情监测覆盖率、识别准确率、核查反馈率。认真落实防火期值班制度,严格遵守重要节假日、关键时段领导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规定,严格落实突发事件和灾险情信息报送制度,确保各种信息及时准确上传下达。在高火险期间或重要时段,市森防指组织各成员单位联合值班值守,提高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效率。各级防灭火机构强化值班备勤,人员下沉一线、靠前驻防,做好扑救森林火灾各项应急准备。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加强扑救火设备维修保养,确保装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拉得出、用得上。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准备,检查应急设施和物资,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按规定及时响应,人员快速反应妥善处理。

强化经常性教育培训,突出紧急避险训练,提高扑火人员自救互救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系统科学地推进森林火灾防控工作,明确森林防灭火各环节职责分工,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属地管理和各部门行业管理责任;不断优化防灭火队伍建设,提高护林员履职尽责能力;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管用的防灭火支撑体系;继续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形成人人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在今后工作中多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同心同力推动我市森林防灭火工作建设。

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5年6月26日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