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责任网络。严格落实区、镇街、村社三级包保工作机制,动态更新基层防汛平台信息,并通过《舟山日报》、“定海山”等载体予以公示。切实执行应急部门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健全“监测—研判—调度”全链条响应机制,确保汛情传递迅速、应急处置高效。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全覆盖式培训,专题讲授防汛包保制度、山洪防御策略及应急设备操作,重点规范灾情信息报送流程,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目前,已完成11个镇(街)125个村防汛责任人、灾害信息员专项培训。
三是深化隐患治理。编制《定海区防汛防台隐患排查“一本通”》,开展全域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利工程等点位风险排查整治,及时发现并整改度汛隐患29处,落实管控措施3处。统筹推进避灾安置能力建设,完成2025年规划500人以上避灾场所选址,加强现有避灾场所物资储备管理及应急调配体系建设,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