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 文号: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4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5-06-25 17: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邵汉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专利保护促进舟山企业创新深化的建议》收悉。根据办理工作责任分解要求,我局为主办单位,市法院、市检察院、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为协办单位。经沟通商讨,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市专利总体情况

到2024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598件,同比增长7.6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7件,同比增长7.43%,居全省第六位;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48件,同比增长53.16%,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0件,同比增长52.79%,两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其中,企业创造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增强,2024年新授权专利1518件、占比73.98%,较2020年提升30个百分点;新授权发明专利316件、占比55.34%,授权量和占比首次反超高校院所。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完善专利保护体制建设,夯实创新发展根基

一是优化政策法规体系。我市高度重视专利保护相关制度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实施《舟山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工作的决定》;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印发《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舟山市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打造知识产权强市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以创新性制度供给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与您建议中提到的“‌完善专利保护体制建设”高度契合。

二是完善部门协同保护机制。我市积极构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先后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建立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海洋大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衔接、专利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等机制,共同推进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诉前调解、人民调解、失信惩戒、案件移送等工作。市法院积极推行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机制;市检察院落实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建立刑事案件提前介入与刑事案件诉前赔偿调解机制,协调、顺畅、高效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逐渐形成。

三是加强人才体系建设。我市不断加强知识产权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2024年全市相关部门、律师协会累计开展各类人才培训15次、参训人员622人次,涉及知识产权仲裁、调解、行政执法等各个领域。目前,市场监管部门配备有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人员81人、行政裁决人员52人;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庭配备5名员额法官、3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检察院配备知识产权检察办案人员11人;公安机关组建36名“知产警官”队伍,设有专业知识产权侦查队伍7支。

四是加强财政保障。市市场监管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舟山市知识产权补助奖励实施办法》,统筹资金支持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今年已下达知识产权奖补753.03万元,惠及269家创新主体。市经信局出台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政策,2024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资金超200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服务。

(二)推进专利开发与保护同行,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一是深化培育,实施高质量专利布局。市市场监管局出台《舟山市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24-2027年)》,将知识产权基础扎实、创新研发需求强烈的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纳入高价值专利培育企业库,2024年以来已指导1家企业入围省级项目、6家企业入选市级项目、10家企业进入培育库。落实知识产权服务专员机制,推荐24家企业进入全省重点服务对象库,由服务专员开展“一对一”服务。帮助200多家企业进入专利快速预审、优先审查等绿色通道,提交专利快速预审件累计超过300件,发明专利获权周期明显缩短。

二是精准施策,立足行业特点分类引导。如针对螺杆行业,注重专利和商业秘密保护,开展“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业务培训、警示案例宣讲等活动,成立全市首个螺杆行业商业秘密保护联盟,金塘22家企业签署保护公约;针对水产行业,优化品牌指导服务站功能,打造以地理标志为核心的水产品商标品牌矩阵,将“舟山带鱼”“嵊泗贻贝”等地理标志商标纳入全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构建“宣传培训+行业自律+专项执法”监管体系,精准护航“一条鱼”产业链。市经信局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去年以来已举行投融资对接活动11场,与浙商银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强化对我市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

三是实施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金种子”计划。2024年以来,全市筛选入库“金种子”企业140家,其中孵化级企业110家、成长级企业30家,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到50%以上,首批国家样板企业入库14家。组织实施现代海洋产业、绿色石化、船舶海工装备等省市级专利导航6,辐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0多家次;开展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12场,实施专利转让许可2654件次,同比增长87.7%;指导企业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57件,备案同比增长166.1%2025年5月,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落地舟山,将为我市企业更好地提供专利导航、预警分析、知识产权培育转化、维权援助等全链条服务。

(三)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强化创新保障效能

一是健全机构,强化专利防御能力建设。去年,在市委编办支持下,我市成立了首家市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并在2县2区布局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综合咨询、维权援助、纠纷调解等各类服务。今年3月,舟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出具首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咨询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了指导本土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

二是从严从快,加大侵权打击力度。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雷霆、铁拳、蓝天等行动,共行政查处知识产权案件49起、罚没款126.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1起;舟山海关开展“龙腾”行动,扣留侵权货物272万件、货值1206.3万元,作出行政处罚94起、罚款82.8万元。市公安局开展“昆仑”“深蓝”等行动,侦破知识产权刑事案件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93件、刑事一审案件4件,其中2024年新收案件213件、审结197件;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1件1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2件13人,提起公诉2件,1件开展行刑反向衔接。

三是多元融合,打造专利保护治理格局。我市以国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健全行政裁决工作机制,2024年办理电商专利纠纷案件358件、作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19起,其中首次通过跨地区协办、技术调查官参与、口头审理、司法确认等方式,成功调解历年来调解金额最大的1起专利侵权纠纷系列案件。强化“诉调对接+司法确认”,2024年完成联合惩戒2起、诉前调解3起。多形式开展宣传及培训,营造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2024年至今已开展“百场万企”知识产权培训80余场次、参训近5000人次。

三、下步工作安排

当前,我市正处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加强专利保护是促进企业创新深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下步,我市相关部门将紧扣创新主体需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知识产权政策落实到位。结合市委“985”行动及产业规划,贯彻执行《舟山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工作的决定》等法规规定,落实知识产权培育、运用、保护、管理等各环节工作举措,推动形成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二是培育高价值专利与标准协同。加大重点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力度,2025年将新实施市级项目5项,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服”融合,力争省级项目立项。探索推进专利与标准协同创新,实现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的有效衔接。

三是提升专利转化运用效能。依托省级现代海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聚焦船舶与海工装备、数字海洋等领域,促进高价值专利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2025年组织6场以上专利转化对接活动。探索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专利技术研发与转化,拓宽企业创新资金来源。

四是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络。高效运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快速获权、维权服务;构建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机制,深化“法护知产”应用,加快国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建设,提升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水平。

五是营造知识产权良好生态。实施人才集聚工程,重点引育专利代理师、知识产权师、公职律师、技术调查官等专业人才;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进企业、进海岛”,全年培训超3000家次,发布各类典型案例,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611

(联系人:张芯瑜,电话:0580-2299280

 舟市监函发〔2025〕61号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4号建议的复函.pdf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