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教育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2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5-06-23 15:4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网格化家长课堂提升家长寓教能力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市教育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新时代家庭教育模式,拓宽家庭教育渠道,以家长学校建设为核心抓手,全方位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重点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双线并进,高水平建设家长学校

(一)规范家长学校建设机制。为推进我市家长学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2015年市教育局联合市妇联出台《舟山市示范家长学校评估办法》《舟山市示范家长学校评估标准》,从组织机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及办学成效等多个维度,对办学满三年的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及有固定活动场地的社区家长学校进行实地认定。截至2024年我市累计创成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80所,省级示范家长学校25所。

(二)全域推进数字家校覆盖。2020年我市全面启动中小学数字家长学校建设工程。截至2024年累计建成数字家长学校127所,实现中小学100%覆盖。数字家长学校作为线下家长学校的有效补充,丰富了家庭教育的课堂模式,为家长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

(三)推广区域创新模式。普陀区打造“落地式家长学校”,构“四课一体”(校本课、专家课、亲子课、研讨课)课程体系。通过家长“读书沙龙”和各类培训,推家庭教育管理者、兼职教师、家委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最终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新机制。普陀区“落地式家长学校”经验已在全市推广。新城区域、定海区设立“新居民父母学堂”,精准服务外来人口家庭教育需求,年均惠及家长超500人次,深受广大新居民家长的欢迎。新城区域还将“新居民父母学堂”培训情况纳入积分入学管理。

二、多方联动,深化家庭教育培训

(一)标准化教学指导。制定《舟山市中小学家长学校教学指导建议(试行)》,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等作出具体规定。各学校聚焦新时代家长育儿需求,定期聘请市内外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来校讲座,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提高育儿能力。

(二)精准化送教服务。市妇联与教育部门协同实施“万名家长进家校活动”,2024年覆盖161所学校(幼儿园),开展送教活动2004场,参与家长达人次达53.6万人次。“送教到校”、“送教进社区”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开展时间横跨整年度,社会反响显著。

(三)个性化个案支持。实施“幸福家”计划,依托各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社区家长学校、妇女儿童驿站等各类服务阵地,为有需要的中小学生家长提供“一对一”家庭教育个案咨询服务,提供具体可操作家庭教育建议,提升家庭教育成效。

三、综合施策,构建课程资源体系

(一)本土化读本研发。为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家长应对家庭教育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市教育局、市妇联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编写了《舟山市家庭教育指导系列读本》(6本)。该读本针对家庭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家长的认识误区,结合身边鲜活、生动的典型案例,为家长提供有关科学知识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具有较强的本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读本电子书通过“舟山终身学习网”免费开放共享。

(二)创新性课程开发。2022年起,市教育局把“正面管教”课程纳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市家长学校总校开发“正面管教”线上家长课程,两年累计制作完成60节微课并进行网上推广,服务家长超2万人次。

(三)数字化资源赋能。通过数字家长学校线上平台,家长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科学的育儿知识、参与专家讲座、交流教育经验,有效解决了传统家长学校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同时,数字家长学校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能够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提升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采纳代表的相关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机构建设。设立市家庭成长学院家教分院,开发特色课程体系,开展科学家教宣传指导和活动,引导家长树立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

(二)深化精准服务。持续开展“家庭教育专家进社区进学校”活动,通过“点单式”送课服务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通过“团体辅导+个案咨询”双模式解决家长急难问题。试点探索网格化家长课堂积分制管理机制。

(三)拓展宣传矩阵。联动新媒体平台,结合“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月”等节点,多形式普及科学教育理念,共同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教育局

2025年6月19日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