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8009005033/2025-00238
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
2025-02-17
工作计划与总结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2-17 15:03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一、八大平台建设暨项目攻坚重点任务:港航物流和海事服务
(一)年度任务
1.增强港口集疏运能力,年度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7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35万标箱。
2.加快发展航运业,培育龙头航运企业1-2家,“专精特新”航运企业15家。
3.提升江海联运服务水平,加密纵深江海直达航线,开拓新业务新货种,全年完成江海联运量3.35亿吨,新增江海直达船舶4艘,总运力扩大到18艘24万吨。
4.建强东北亚保税船燃加注中心,优化监管系统、锚地锚位间距等锚供配套,加快布局多元化新型燃料供应能力,全年实现保税船燃加注量750万吨。
5.编制完成小干现代海事服务功能岛产业规划,投运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园二期项目,打造高度市场化的国际海事服务平台,全年实现海事服务总产出630亿元,全市招引海事服务企业100家以上。
(二)最新进展
1.宁波舟山港总规正式获批,创近年全国主要港口“总规批复时间最快、空间布局体量最大、通过能力支撑最强”,规划落实、港航物流集疏运体系建设情况获省委书记、省长王浩圈阅、副省长柯吉欣批示;水运投资完成量领跑全省,占全省约40%;1-12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83亿吨,同比增长4.92%,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52.18万TEU,同比增长17.44%。
2.加快发展航运业,编制出台《舟山市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修订出台市级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一轮扶持政策。专精特新航运企业培育成效初显,新培育百万吨级龙头航运企业1家,“专精特新”航运企业15家,2024年交通运输部新增液货危险品船运力评审中,各船型均有我市企业入围前三。
3.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江海直达+长江班列”海江铁联运模式,成立舟山-达州东西部协作“大宗物资产业联盟平台”;“进境粮食江海直达监管平台”获评2024年全国“数据要素X”典型案例。新开通3条直达航线,合计10条,江海直达业务纵深至长江上游,其中舟山至重庆航线创万吨轮翻坝、直航上游、里程最长等3项历史纪录;开拓石英砂、铜精矿等新货种,新增江海直达船舶7艘,总运力达21艘/27.8万吨。1-12月完成江海联运量3.36亿吨。
4.积极开展保税油供应市场规范提升行动,实施20项规范措施、45项提升举措,提升加油效率 20%,及时扭转了加注量下行趋势,获何书记批示肯定。首创“园区+锚地”综合海事服务新模式,提升服务效率30%;优化锚位间距,新增专用锚位6个;加快新型燃料供应布局,实现海上LNG、生物燃料等加注常态化,开建全省首艘甲醇加注船泊。1-12月完成保税燃料油加注量726万吨。
5.编制完成小干现代海事服务功能岛产业规划,投运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园二期项目。打造高度市场化的国际海事服务平台,上线舟丰海事“船供超市”“易船代”“海上的士”等应用,形成形成船供物资采购、仓储、申报、配送全程服务。全年实现海事服务总产出650亿元;新引入企业121家、亿元以上项目4个,推动海事服务向中高端领域延伸。
二、创新引领和深化改革重点任务53推进海事服务“一类事”改革
(一)年度任务
1.打造海事服务“一类事”应用场景。加快小干海事服务功能岛建设,推进产业集聚,招引检验检测、外轮供应、溢油应急等产业链头部企业5家,集聚企业500家。
2.推进业务模式改革创新。持续完善加油环境,攻坚突破条帚门锚地夜间供油,实施物料添加申报自动审核模式。
3.强化改革要素保障。完成衢山北部海事服务锚地验收,优化“智慧化一站式口岸监管服务平台”,系统集成通关、物流、海事服务、金融等业务板块。
(二)最新进展
1.完成《小干金融商贸海事服务功能岛产业规划》报告编制;投运小干岛产业园二期。全年引进企业121家,其中产业链头部企业6家,集聚企业502家。海事服务“一类事”增值化服务改革入选2024年全省交通运输领域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优秀案例。
2.首创“园区+锚地”综合海事服务新模式,提升服务效率30%;成功开通舟山直飞香港航线,补齐船员服务产业链短板;开展船加油市场规范提升,获何书记批示肯定;突破条帚门锚地夜间供油等关键举措;实现跨关区“无订单一船多供”常态化;物料添加申报“自动审核”模式正式上线。
3.完成衢山北部海事服务锚地验收。迭代建设智慧化一站式口岸监管服务平台,集成集成通关、物流、海事服务、金融等服务事项约200项,创新“一站一表”、7*24小时口岸服务、大宗商品智能监管模式,入选2024年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优秀应用典型案例,相关做法已在全省复制推广,并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