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动海洋牧场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5-01-02 11:37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舟山日报

信息来源:

我市积极推动海洋牧场转型升级,开展“人工鱼礁+水产良种+文旅融合+品牌培育”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海洋牧场建设进展介绍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自2003年起,我市根据《浙江省休闲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布局规划(2003~2020)》要求,开始实施人工鱼礁投放,并编制了《舟山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5~2025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获批7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省总数的46.7%;“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人工鱼礁建设资金约1.6亿元,投放人工鱼礁26.8万空方,建设海藻场10.3公顷,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通过对海洋牧场建设进行效果跟踪调查显示,牧场区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生物资源量明显增加。”市海洋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投礁1年后,牧场区鱼卵和仔鱼密度分别是投礁前的27倍和18倍,褐菖鲉、石斑鱼、三疣梭子蟹等资源密度比投礁前平均提高9.3倍,海豚、海龟等稀有物种在礁区频频出现。此外,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也切实为渔民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

今年10月,市海洋牧场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依托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汇聚各方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致力于解决海洋牧场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利用。

“我们还在一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进产业融合,推动海洋牧场转型升级。”该负责人举例说,白沙海洋牧场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并带动了休闲海钓、民宿、观光等活动,不少渔民由生产性捕捞转向休闲渔业,收入大幅度增长;桃花岛通过整合农业、渔业与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和渔旅融合式的大黄鱼围栏野化养殖,打造舟山“浑水桃花岛”野化大黄鱼品牌;六横海洋牧场打造集现代化设施参观、休闲海钓、观鸟写生、海上亲水活动于一体的渔旅综合体,建设生态大黄鱼苗种繁育基地,配备科普、观赏、体验功能。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工作,强化对已建成的国家级示范区的日常管护和资源监测,加快正在建设中的两个国家级示范区的建设进度,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规划目标;依托海洋牧场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打造海洋牧场领域科技创新高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重大创新成果;继续开展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水产良种+文旅融合+品牌培育”建设,实现海洋牧场由养护型到休闲型的转变。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