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9005002/2024-198877

  • 文号:

  • 发布机构: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成文日期:

    2024-09-04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号议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4-09-04 15:04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胡峰等12名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全市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议案》收悉,感谢对舟山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的关心、关注。您们的建议对我市妥善解决顶层一体设计、相关资金整合、后期运营管理、评估评价等问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王浩省长关于舟山市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的指示精神,近年来,舟山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聚焦海岛群众的急难愁盼,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强化顶层设计,着力推进体系重建、空间重构、政策重塑、机制重整,努力推动市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高质量完成各项民生实事项目,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规划保障

一是编制《“1+4+12+X”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为高质量推进舟山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建设,在全面摸清我市人口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底数基础上,按照本岛优先发展、大岛集聚发展、小岛特色发展思路,顺应海岛人口结构、流动趋势及群众需求,编制“1+4+12+X”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着力构建与常住人口和实际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资源统筹机制,推动形成公共服务“一主、四副、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二是各部门各自修编出台相关领域专项规划。在养老领域,市民政局依托“1+4+12+X”模式,编制《舟山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通过统一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绘制全市“一张图”,科学配置资源,实现“服务跟着人口走”;优化大岛养老服务机构,提升承载力,开展特困人员县域集中供养,引入中高端医养结合项目;有序撤并转型小岛养老机构,深化“幸福驿家”民生集成服务,打造多元化一站式服务场所;在鼓励老人向大岛聚集的同时,确保小岛留守老人的养老兜底保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在教育领域,市教育局着力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出台《舟山市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建设布局规划》,重点建设舟山本岛和四大岛,撤并小规模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提升大岛教育资源承载力,满足小岛及县区适龄儿童向大岛向城区集聚的需求;推进小规模学校整合撤并,引导学龄人口共享大岛优质教育资源,计划到2025年在“1+4”大岛累计新增学位13947个,提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幼儿园就读率。卫生健康领域,市卫健委也出台相应专项规划,以“强本岛、提大岛、延小岛”为策略,提升本岛及大岛的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打造县域医疗卫生中心,强化小岛及功能岛的服务节点,优化医疗机构和人员配置,确保医疗服务不缺位。

二、强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资金保障

市财政局围绕重点领域改革和项目“两张清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化统筹财政资金,完善可持续投入机制,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均衡可及。

一是聚焦重点民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市财政局全面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政策。2023年,全市民生支出269.62亿元,其中教育支出42.99亿元,增长12.8%,主要用于推动海岛教育均衡发展,多所义务教育学校加快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44亿元,增长14.2%,主要用于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保障社会公平;卫生健康支出26.21亿元,主要是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在文化领域,市财政局重点以舟山全域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为抓手,通过建立公共文化转移支付资金统筹政策,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品质;在交通领域,围绕城乡公交、“客货邮融合”城乡快递物流服务、水路客运等重点项目,制定资金统筹方案,形成稳定长效的公路管养体系和运输业运行管理机制,集中财力建设以“一站多能”、“综合服务体”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体系。2024年市财政局将继续坚持惠民利民,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在三分之二以上,持续推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实现改革突破,强化财政保障职能。市财政局始终围绕强化财政资金统筹这一要求,持续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市域统筹资金“钱随人走”“钱随事走”制度改革,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区域间均衡发展。在资金分配时,统筹省市财政资金,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等投入,整合优化相关专项资金支出方向,积极引导公益创投项目进入民生领域,进一步满足重点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需求。在政府采购领域,创新打造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相适应的政府采购管理新模式,探索在公共服务领域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制定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购指引、推广应用远程异地评审新模式等改革举措,助力舟山公共服务一体化供给更高效、更统一、更智能。

三是完善财政体制,推进均衡协调发展。市财政局持续完善市与两区、功能区财政管理体制和市区范围内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根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要求,明确公共服务一体化领域中全市性重大项目由市级统一实施,所需资金由市级统筹省级转移支付;跨区域项目由市级牵头实施,所需资金以市级统筹省级转移支付为主,县(区)适当负担;县(区)项目原则上由县(区)为主实施,市级根据县(区)财力情况,结合省级转移支付情况进行分配。

三、强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运营管理保障

我市积极强化公共服务设施运营管理保障,健全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聚焦优质均衡提升服务水平。教育领域,全面实施随迁子女无差别就读公办学校;全市11所市属普通高中均与省内优质高中结对,其中嵊泗中学与学军中学结对,去年高考第一批次上线率提升10.5个百分点。医疗领域,5所市县级医院高效承接省内优质资源,医疗救治能力明显提升,舟山医院去年国考进位59名;深化市域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改革,实现城乡医疗资源深度共享;“共富方舟”巡回诊疗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院前急救空中救援覆盖全部大岛。医保领域,全面取消基层就医门诊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全省率先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医保待遇“一地签约全市共享”,率先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养老领域,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域特困人员县域集中供养,289名特困(失能)人员已在“1+4”大岛集中供养,覆盖率72%。推广“幸福驿家”“幸福食堂”,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老年助餐体系和偏远海岛民生兜底保障网。就业服务领域,创新打造海岛乡创基地、共富工坊、特色零工市场和工匠学院,提供家门口的创业就业机会。交通物流领域,深化“蓝色岛链”工程,25个偏远海岛实现“菜篮子”商品配送全覆盖,农村物流配送基本实现1天1次。

四、强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评估评价保障

群众所需所盼始终是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精准把握群众多元需求,面对公共服务领域众多、海岛功能定位多样等现状,我们坚持调研开路,深入小岛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重点了解海岛群众公共服务需求及诉求、设施底数以及存在问题短板。对“1+4”岛屿和其他住人岛屿发放公共服务需求问卷调查表上万份,全面精准了解民生需求,为科学合理、统筹布局公共服务资源提供支撑。市级部门按市域一体化要求积极探索差异化考核机制,多次向省级部门对接,突破现行以行政区划为对象的考核体系,优化调整为以市域为整体的一体化考核,在省里大力支持下,探索在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市域一体开展考核,已落实差异化考核5项。同时,我市积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政策配套一体化,积极争取省级政策支持。目前,省对市第一批支持举措29项任务中12项已完成、17项按时序推进,梳理形成第二批支持事项38项。鉴于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一项改革试点任务,工作推进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重点在补短板、强弱项方面下功夫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王浩省长在舟调研时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和项目“两张清单”,扎实推进改革攻坚破题,并围绕“群众可感可及、指标可晾可晒、周边可看可学”做好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总结,深入提炼特色亮点与标志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舟山经验。同时,全力抓好“30个期盼”在舟山的落实落地,切实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提升海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最后,再次感谢您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真诚地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28日   

(联系人:周芝芬,联系电话:2280580)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