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8009005002/2024-198846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09-04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9-04 09:22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马仁庭等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开发开放海洋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议案》收悉,根据办理工作责任分解要求,明确由我委协助办理此议案。经研究,现将协办意见函复如下: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我市充分发挥区位、海洋、港口、岸线等重要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一、积极构建海洋产业体系
今年4月,市委办印发《舟山市现代海洋城市建设“985”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坚持“一切围着海洋经济转、一切围着海洋经济干”,着力构建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做强八大高能级发展平台,抓好五个重要方面工作,纵深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力争到2027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较2022年翻一番。
二、加快海洋经济提质增效
积极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海洋产业四梁八柱体系不断夯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聚力发展,高端新材料、高性能树脂等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760亿元的金塘新材料项目主体工程开工。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壮大,拥有规模以上船舶企业32家(产值10亿元以上7家),修船份额占全国1/3,2023年船舶行业新接订单增长173%。推进“一条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大洋世家优品园、大洋世家冷藏物流基地竣工投产。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光伏发电新增电力装机28.8万千瓦,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量达196.9万千瓦。
三、谋划建设高能级平台
深入推进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以自贸区提升战略为突破口,推动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交易等全产业链发展,构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加快海事产业集聚,丰富服务内容,完善要素配置,形成辐射能力强、有国际影响力的海事服务基地。围绕以东海实验室为龙头、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等大院大所为支撑的“一室多院”创新矩阵,谋划建设海洋科技创新综合体,打造多类产业混合发展的高能级海洋科创平台。
四、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围绕“接沪、联甬、融入长三角”的目标,以沪舟甬跨海通道为主轴,联通大小洋山、衢山、六横等重要岛屿,辐射长峙、小干、鲁家峙、朱家尖、秀山、鱼山等岛屿,完善跨海铁路、跨海公路网布局,推动陆海联动协同发展。着力提升港口综合能级,推进陆海联动、江海互动、港产城融合。依托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以港口物流为龙头,协同推进多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海港、空港、陆港融合发展的多式联运综合大物流体系。
以上意见,供你们在正式答复时参考。
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4月23日
(联系人:林日斌,电话:22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