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8009005001/2024-198753
舟政办建函〔2024〕14号
市政府办公室
2024-08-23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8-29 15:58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孔迪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力推进浙沪合作 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议案》收悉。该议案被列为2024年度市人大常委会於树波副主任督办的重点件。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人社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交通局、市卫健委、市港航和口岸局、自贸区政策法规局、市交投集团,共同抓好办理工作。经研究,现将议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密切产业联动,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的建议
依托洋山临沪优势和优越的海洋资源,抢抓自贸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围绕港口物流、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快推动规划研究、产业布局和项目落地。一是协同推进港航一体化发展。围绕浙沪深化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框架协议,突出重大项目牵引,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集装箱支线码头项目建设,计划于2030年底前完工。做大做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累计运营船舶17艘,载重吨22.8万吨,依托“江海联运在线”服务上海在内的3100多家企业。探索浙沪海事服务一体化,推动浙沪跨港区供油试点工作,2家试点企业实现常态化运作。二是做好洋山一体化发展谋划研究。完成《浙沪自贸试验区海上合作示范区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报告,从两地自贸试验区合作的角度,围绕一体化开发运营、海上交通大通道、土地投资管理模式、财税分享机制、港航物流合作、产业创新协作、市场要素对接、公共服务共享等一体化制度开展研究,提出推动构建洋山、衢山“双核”布局,谋划实施航运物流、国际贸易和临港产业总体思路。三是强化洋山开发要素保障。在《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将大小洋山整体纳入城镇开发边界。积极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了以洋山、衢山为重点,协调共建浙沪合作区,推进大洋山整体开发,做好交通、能源、产业等重大项目要素保障。
二、关于“畅通交通链条,融入一体化交通网络”的建议
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水平。一是加快沪舟跨海大通道前期研究。我市高度重视沪舟跨海大通道的规划建设,加快推动项目实质性启动前期工作。目前,项目纳规调规成效明显,已作为“G92杭州湾地区环线”组成部分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取得了公路网布局最高层级规划依据。沪舟公路通道(岱山至大洋山段)项目也已列入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厅有关规划的前期储备项目和“预备类”项目库。同时,项目工可报告已形成初稿,6个技术支撑类专题和“4+7”审批类专题研究正加快推动。省交通厅破格组织沪舟公路通道线位论证报告评审会,中国公路学会召开工可方案专家咨询会,项目技术方案和影响因素等进一步明确。二是强化大通道浙沪对接。推动省交通厅向上海市交通委提议共建“三级联络协调机制”(由上海市、浙江省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两地交通部门组建议事协调小组,上海市交通委综合规划处、舟山市交通局组建项目工作组),获得上海市交通委积极回应。“签订沪舟甬通道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纳入《浙江交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4年度工作要点》,为实质性启动项目前期打下基础。三是持续完善嵊泗—岱山水路交通网络。在保留原有大小洋山班线的基础上,于2023年开通燕窝山—小洋山(沈家湾码头)航线和大小洋山间的夜航班线。后续将结合船舶运力、居民出行人数及燕窝山码头靠泊能力等情况,适时谋划开通大洋山—沈家湾—燕窝山、燕窝山—嵊山枸杞及泗礁—燕窝山的客滚航线。
三、关于“共建共享共富,推进高品质福祉水平”的建议
积极借助舟沪对接资源,补齐海岛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实现嵊泗在民生服务领域的提效增质。一是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水平。省内7所优质学校(教育集团)与嵊泗县签订教育帮扶合作协议,积极办好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嵊泗中学,嵊泗职教中心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的2个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专业正式开班。以绿色石化、临港制造、海上航运、家政服务等为重点,开展高质量就业订单培训,提供“入学—培训—考证—实习—就业”全链条服务。2022年以来,已累计订单培训2300余人。同时,2023年嵊泗县当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13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499人、高技能人才759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5.8%。二是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嵊泗县人民医院与上海仁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签署医疗合作协议,安排上海专家定期来嵊提供医疗服务活动,并开通疑难重症转诊绿色通道。此外,嵊泗县人民医院还纳入了省级医院“山海”提升帮扶工程,由浙江医院定点帮扶,嵊泗县中医院纳入中医药百科帮扶工程。三是不断提升群众就业水平。实现浦东人社APP成功接入嵊泗用工信息,两地协同发布企业招聘、个人求职、政策调整等相关信息7千余条,实现两地人社政策和信息服务的互通共享,更好地服务在嵊上海企业及动迁至上海的嵊泗居民。围绕水产加工养殖、旅游民宿等海岛特色产业及渔民、渔嫂等群体需求,在嵊山等地打造“建在海岛上”“建在市场里”“建在码头边”的零工市场,利用微信小程序“舟小聘”实现零工服务“全天候”。
四、下一步计划
我市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化洋山开发建设,主动参与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努力构建现代化江海联运集疏运体系,积极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落地,将嵊泗加快打造成为长三角合作的海上样板。
(一)深化浙沪洋山合作开发。加快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项目、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推动沪舟跨海大通道实质性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在此基础上,借助长三角三省一市协作办、上海大都市圈等平台和工作机制的力量,持续表达深化浙沪洋山合作、联合启动大洋山开发研究、推动小洋山北侧区域纳入洋山特殊综保区扩区等重要建议和诉求,努力实现浙沪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方面的有效衔接。
(二)深化浙沪港航服务合作。修订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业扶持政策,扩大政策引导优势,支持江海直达船队建设,继续拓展江海联运在线场景开发应用,提升沿江辐射和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东北亚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完善长三角港口跨港区供油体系。同时,谋划完善国际强港配套服务功能,不断深化洋山区域整体开发,助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水平。
(三)深化民生领域合作交流。继续深化长三角医疗卫生合作,持续推进“山海”提升工程,不断吸纳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满足海岛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长三角地区人社部门进一步深化签署合作协议,建立长效互通机制,开发更多适合嵊泗居民的就业岗位,进一步降低海岛居民求职成本,提高求职效率。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23日
(联系人:市发改委 王萍,联系电话:1375071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