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8009005001/2024-198644
舟政办建函〔2024〕6号
市政府办公室
2024-07-29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8-13 16:54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钟素亚等12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重视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议案》收悉。该议案被列为2024年度市人大常委会应亿军副主任督办,市政府洪碧副市长领办的重点件。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市卫健委牵头,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办理工作。经研究,现将议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儿童医疗布局规划。
1.加强政策引领,完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继续完善以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为龙头,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专科医院为支撑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医疗卫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分类分级分区域统筹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标准和空间布局,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普惠均衡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儿科上下联动,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群众在基层首诊和区域内就诊。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预算650万元,用于妇幼保健、儿童保健健康管理。
2.强化硬件建设,提升基层儿童服务能力。加快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门急诊楼、舟山市口腔医院新院区、普陀医院扩建工程、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等建设,进一步改善儿童就医环境;积极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建设,目前全市已启用14家,1家正在建设中。在提供儿科全科诊疗服务的基础上,支持和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儿科专科门诊或者联合门诊;进一步发挥医共体、医联体优势,下派儿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挂职锻炼;结合舟山群岛网络医院、巡回医疗等平台,探索市级医院儿科专家定期下乡义诊、坐诊、结对帮扶等服务。
3.拓展平台建设,做好儿童医学发展规划。目前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能提供儿童医疗服务,其中设置儿科专科门诊的医院有12家,开设儿科住院的医院有7家,共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125人,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2人,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增加儿科执业类别。在省卫健委的帮扶下,加强专科、设备支持,加快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儿科建设,加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科、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儿科学(新生儿重症方向)、儿科学(儿童保健学方向)建设,推进新生儿重症、小儿呼吸专科、小儿消化内科、小儿感染专科、小儿内分泌以及儿童心理、儿童口腔等专科建设,强化儿童区域专科专病医疗资源配置,在舟山市中医院、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舟山市口腔医院适当推进专科医院的儿科专科门诊建设。我市现有儿科病床290张,较上一年度增加13.7%,基本能满足日常儿童住院需求,在流感、手足口病等儿童疾病高发季,能够灵活调整传染科、产科的病房功能,可以扩展到500张左右,满足高发季儿童住院的需求。
(二)提升儿科诊疗服务能力。
1.深化省市合作,提升医疗水平。2024年4月10日,在省卫健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省编市用”“市编省招”等形式,引进省级儿科医疗资源下沉我市各级公立医院,全面提升我市儿科的诊疗能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与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健全常态化支持帮扶和长效化内驱提升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建立杨荣旺儿童心理疾病诊治专家工作室,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小儿胃镜检查及内镜下取异物等特色技术,全面帮扶提升我市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水平,另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在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儿童心理省级专家工作室。
2.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救治能力。2023年,全市儿科门诊共接诊53.5万人次,儿科住院1.49万人次,分别较上一年度增加3.5%和56.3%,在市内就诊的儿科人次数不断增加,基本做到了儿科常见病就诊不出市。完善24小时儿童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服务,确保院前医疗急救、院间转诊和转运、院内救治有效衔接。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网络,提升分级诊治、综合救治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市、县两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开展和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提升海岛地区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成功率。健全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在学生季节性疾病高发期,有效统筹儿科及相关科室医疗资源。
3.改善就诊环境,提升就医体验。印发了《舟山市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实施方案》(舟卫办发〔2023〕52号),从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家庭成长友好、海洋主题友好七大方面着手,改善儿童医疗基础设施条件,将“童趣性”融入到了医院的每个角落,有效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以及家长们的焦虑情绪,累计创建儿童友好医院7家,其中2家评为儿童友好示范医院。全市儿科门诊、病房近几年均进行了适龄化改造,增加了符合儿童喜好及需求的装饰内容,部分综合医院开设了儿科发热门诊,与成人发热病人区分就医。
(三)推进儿科人才队伍培养。
1.加大儿科医生定向委培力度。根据《关于支持舟山医疗卫生人才创新性培养使用的若干举措》(浙卫发〔2024〕12号),优先满足儿科学等紧缺专业的培养需求。目前全市已培养儿科专业定向委培生7名,2024年向省卫健委上报儿科专业定向委培生需求4名,儿科定向委培生数量的增加将有效缓解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医生力量配备不足现状,进一步提升基层儿科服务能力。
2.提高儿科医生的薪酬待遇。根据《关于提高儿科医生、护士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社发〔2016〕91号),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中专门从事儿科医疗服务的执业(助理)医生,按照年人均4800元限额标准和在岗儿科医生数量,适当增加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专门用于建立在岗儿科医生的岗位补贴。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中,从事儿科医疗服务累计满30年的儿科医生,参照工作满30年中小学教师、护士的办法提高退休待遇。我市已根据省文件精神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
3.倾斜儿科医师人才评聘。在职称评定、人才聘用等方面给予儿科医师以及助产士、产科医师、儿科护士等相关儿科医护队伍人员政策倾斜,改善医护人员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根据《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管理的通知》(舟人社发〔2017〕144号),明确规定可以适当提高儿童医院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综合性医院儿科医护岗位可单列核定高级岗位比例,同时在人才评先评优时,也优先进行推荐。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继续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强化统筹,加大对儿童医疗服务的财政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医保收费机制。全力推进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门急诊楼建设,优化儿科诊室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对市、县各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改建,改善儿童就医环境,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合理安排科研经费,推进儿童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申报。依据政策进一步完善儿科医生的薪酬保障,落实儿科人才激励政策。
(二)进一步提升儿童医疗服务能力。根据省卫健委和我市合作协议,全面深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和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合作,借助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提升我市儿童危重症救治中心能力。依托“山海提升”工程等,集中省、市儿科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科建设发展,提升基层儿科的诊疗服务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儿科医生人才队伍培养。依托“省编市用”“市编省招”等形式,利用省级医疗资源,加强儿科医生的招聘和高层次培养。根据儿童医学发展需求,每年选派2—5名儿科医生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儿童诊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儿科培训,进行儿科知识更新,每家基层医疗机构至少派一名全科医生到市、县级医院儿科进修培训3—6个月。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29日
(联系人:市卫健委 李科峰,联系电话:1345407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