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9005001/2024-198642

  • 文号:

    舟政办建函〔2024〕3号

  •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24-07-24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号议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4-08-13 16:45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孙豪杰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炼化一体化及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议案》收悉。该议案被列为2024年度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韩峻领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於树波督办的重点件。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市经信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应急局、市投促中心,共同抓好办理工作。经研究,现将议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持续推进炼化一体化及新材料产业发展,是我市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市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打造的总体要求,高质量打造世界一流绿色石化和战略新材料产业基地。现已建成炼油4000万吨/年、乙烯420万吨/年、芳烃1180万吨/年(其中对二甲苯8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产业规模国内第一、世界一流。2023年,我市规上石化新材料企业2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698.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0.2%,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一、关于“产业改革引导融合智造”的建议

按照石化以精细求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通过编制《舟山市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拓展区总体发展规划》《舟山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舟发改〔2021〕17号)等相关文件,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设立项目准入门槛,规范化工行业发展。严控“油头”,拉长“化尾”,对接下游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高性能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电子信息材料等先进材料,发展电子化学品、改性塑料、新能源材料等。为推动石化新材料产业数字化发展,我市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链式转型”的发展模式,发挥“平台+链主”优势,融合浙石化资源和平台协同两大优势,建立“产业+企业+生态”三位一体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协同能力。同时利用化工园区复核契机,加快推进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及拓展区块按照化工园区标准规范建设,进一步统一和明确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在推动各化工园区遵循《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等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设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化工园区智慧化管理平台。目前鱼山区块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已全部建成,实现与省“化工产业大脑”平台数据实时上报,其他石化拓展区块均已拟定化工园区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有效推动化工园区风险防控和数字监管融合发展。


二、关于“政策扶持推动创新发展”的建议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搭建石化新材料高能级科创平台,鼓励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组建绿色石化新材料产科教创新共同体联盟和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加速优质项目产业化。引进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落户我市,现基本能够满足高标准科技项目的研究和试验需要,入驻的项目实现国产生物基高阻隔聚酯的全球技术领先,以及高耐热聚酯和聚碳酸酯的进口替代,为实现我国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等国内自主供给提供重要支撑。2023年,我市新获批炼化一体化新技术及催化剂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能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共性、关键技术支持,有助于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市与瑞士通用公证行等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打造“研发—验证—中试—产业化”服务链,带动科技集聚和项目招商,加速优质项目转化产业化。为做好人才引育工作,我市发布《舟山市高校毕业生来舟就业政策升级实施细则》(舟委人才办〔2022〕6号)、《舟山市青年博士引育专项实施办法》等,通过选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一批石化专业院校,形成石化产业高中低合理搭配的招聘目标高校群。近三年校企共建,共培养8000余名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有效助推全市石化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市与省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了规模80亿元的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基金,重点投资向炼油化工、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等领域,为推动项目高效落地,提供金融政策支持。


三、关于“强链补链夯实发展基础”的建议

为打造高能级石化产业发展平台,拓展石化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2023年8月,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1+4”基础上,推动岱山、金塘拓展区块的调整。在省级部门的支持下,经努力,目前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及五个拓展区块已原则通过省级化工园区复核。当前我市结合“985”行动,按照化工园区“一核五区”产业定位,与智库机构联合开展石化新材料细分产品研究,针对性引导和支持石化新材料产业链的关键技术、核心环节等,做好产业谋划,梳理强链延链补链目标企业,强化目标企业招引。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金塘新材料产业园、定海聚泰新能源电池材料、岱山世倍尔新材料等一批石化新材料产业链重点项目,石化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建立专班靠前协调,强化重点项目服务,先后争取到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新增3#乙烯2个重大项目国家能耗单列;争取到鱼山电厂、金塘电厂两个重大石化支撑性电源项目,有效保障我市石化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为支持石化新材料企业加大产业投资,我市已出台《舟山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舟政发〔2024〕13号)、《舟山市工信领域推动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舟制高办〔2024〕4号)等,推动石化新材料企业加快生产设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高端集群、协调创新、绿色安全发展理念,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石化和战略新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导向,抢抓发展机遇,优化“一核五区”产业布局,加快推进鱼山战略新材料、金塘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突出强链延链补链,持续推进炼化一体化及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24日

(联系人:市经信局 黄生水,联系电话:18768009101)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号议案的复函.pdf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