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9005001/2024-197665

  • 文号:

    舟政办提函〔2024〕1号

  •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24-07-25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83215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4-07-30 09:20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民建市工委:

贵委提出的《加快实施城市有机更新 全力提升现代海洋城市品质》提案收悉。该提案被列为2024年度市政府方铁道副市长领办的重点件。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市住建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城管局、市数据局,共同抓好办理工作。经研究,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更新精度,实现城市体检全覆盖”建议

(一)完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科〔2023〕75号)精神,我市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市住建局牵头、20余个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城市体检工作,印发了2024年城市体检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以生态宜居、整洁有序、特色活力、安全韧性等为目标,在住建部的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4个维度61项基础指标体系上,结合我市实际增加了社区便民、旅游消费、生态宜居等13项特色指标,形成了舟山市“61+13”指标体系,有序推进2024年城市体检工作。强化体检成果转化运用,针对2021年、2022年城市体检发现的16个问题,制定专项改造计划,开展整治提升行动,完成江湾滨海公园等整治更新项目132个。下步,将做细做实城市体检工作,8月底前完成我市城市体检报告;根据2024年城市体检中发现问题,作为城市更新重点,通过分析评定,形成问题清单,结合城市更新规划和部门年度实施计划,生成更新项目库,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二)运用城市肌理先进理念。按照建设海上花园城市的总体要求,重点针对中心城区重要城市更新区域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统筹优化片区的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明确景观风貌、业态布局、公共空间、街道界面、城市天际线、建筑形态、建筑色彩等方面的控制引导要求,塑造凸显地域特色城市风貌。下步,将按照《舟山市城市景观风貌总体规划》要求,2024年底完成《舟山主城区道路红线专项规划》《舟山主城区蓝绿空间规划》,启动编制《舟山市中心城区街道设计导则》;同步将城市设计的控制和风貌管控引导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相关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三)建立城市体检专业团队。将市属两区、新城和普朱的建成区(9个街道,包括101个社区)纳入体检范围,构建市统筹、区及功能区实施、部门协同、街道和社区参与、第三方专业团队支撑的全市城市体检工作“一盘棋”推进格局。确定2024年体检第三方专业团队,全程参与城市体检技术服务和片区体检、片区策划工作。组织第三方专业团队参加国家城市体检培训、考察学习国家试点城市先进经验,同时加强街道、社区调研人员培训,促进城市体检工作质量提升。下步,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培训,形成城市体检专家、城市体检观察员、城市体检志愿者三维共建的城市体检体系,为高标准、高质量有序推进城市体检提供人才支撑。


二、关于“提升更新温度,实现城市品质再提升”建议

(一)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动新能源公交车更新步伐,至2024年5月,全市有公交车932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837辆。推进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管网建设一体化管理,累计统筹管线7种,有效缓解“拉链路”现象;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完善市政公用设施,2023年以来,新改建污水管网30.88公里,完成新建、改造提升城市道路42条。下步,将持续加快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更新替代,引导和鼓励新能源出租车推广应用,2024年力争新增新能源公交车71辆、新能源出租车300辆。加快城市排涝通道建设,减少台汛期城市内涝情形发生;统筹地上地下道路建设,同步推进水、电、气、网等更新改造。

(二)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系统谋划我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实施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等服务;落地建成普陀“岛与书房”、定海体育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110个;建成鼓吹山森林公园等一批郊野公园,完成市民广场提升改造等;推进定海古城微更新保护提升项目,包括东城门区块、文房四宝区块、东大街南侧区块等。下步,将结合“七优享”社区嵌入式类项目,推进沈家门街道民生综合体(乐在邻里坊)、环南街道竹山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同时结合“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设等要求,逐步补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三)补齐产城融合发展短板。打好古城微更新商业运营基础,以“日游云廊,夜宿古城”为理念,联动云廊培育特色市集,推出海山夜市和芙蓉夜市,以点带面串联定海古城特色市集,盘活地摊经济;举办“回到古城·寻味定海”主题活动,将“老字号”、古文化等衍生商业资源赋能品牌推广;深耕古城研学路线,推出“阅读山水 邂逅古城”等30余条研学线路;打造定海非遗民俗馆,展示古城民俗文化;开设非遗旅游驿站,展示古城状元菜等定海老底子味道;设置古城书场、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等互动体验空间,让游客全方位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下步,将持续开展基层文化设施“嵌入式、亲民化”改造,2024年新增“岛与书房”2家、文化驿站5家;加快推进公共文旅设施提升,建成标志性项目3个以上;打造一批文化基因激活项目,推动艺术、美食、雅集等专题性文化基因解码转化利用项目成果落地。


三、关于“提升更新速度,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议

(一)推进绿色低碳集成改革。开展低零碳试点和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完成首批低零碳试点赛马评估,累计推进嵊泗县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县、展茅工业园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等3个减污降碳协同园区试点建设,推进干石览镇、花鸟乡、东极镇、秀山乡4个低(零)碳试点乡镇和22个低零碳村(社区)试点建设。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建筑垃圾闭环治理和塑料垃圾综合治理,推进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三网融合”体系建设。下步,将推广“海上环卫”“蓝色循环”机制,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积极探索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准入、“无废城市”建设、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等重点改革。

(二)坚持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推进“舟山大脑”建设,统筹规划建设“物联、数联、智联”共享统一的城市数字底座。加强物联网络、物联设施和智能平台集约建设,规划全市统一物联感知专网,谋划城市感知智能综合应用,推进物联感知标准规范建设;推进数字资源提质扩面,接入AIS船舶定位、雷达等各类数据,汇聚城市水、电、燃气等能耗数据,构建物联感知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全域物联数据编目和按需归集,实现跨部门感知数据安全利用和共享。下步,将结合海洋经济、港航、交通等海上智能监测和感知发现需求,重点完成舟山区域AIS、雷达、公共视频等感知数据资源接入和治理,实现海洋数据服务化共享;依托“舟山大脑”,打造1个政务行业AI大模型应用,建成政务服务“数字人”,提升海岛群众政务办事、公共服务获取效率和便利性。

(三)实现更智更细城市管理。按照住建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一网统管”要求,我市城市数字化管理模式不断迭代升级,基本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国内技术领先的无人值守、无感支付的新一代智慧停车系统;物联网应用拓展至智慧桥梁、智慧公厕、智慧园林、广场舞噪音监管、建筑垃圾综合监管等领域;“我要报料”嵌入“浙里办”平台,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端口全面打开。下步,将以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为目标,全力依托数字技术优势赋能城市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即时感知、智能监管、科学决策、高效运行的城市治理新形态,持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感谢贵委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25日


(联系人:市住建局 王静静,联系电话:13867223358)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83215号提案的复函.pdf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