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23 09:3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一)包孟娜代表《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双减”工作的议案》为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件。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全额完成原有营利性学科类机构“营转非”,完成了全市800多家校外培训机构数据稽核,全国平台纳管率已达100%,支付开通率为98.68%;同时,加大稽查力度,持续查处隐形变异的违规学科培训。
(二)余雪飞代表《关于切实推进“县中崛起”的建议》指出岱山县两所普通高中仍有提质空间。本年度,我局以“县中崛起”为纽带,推动市外优质高中下沉帮扶,推动我市公办普通高中与省内优质高中“一对一”结对全覆盖,稳步提升办学水平。截至目前,结对学校双方已累计开展集体研训52次,骨干委培30人次,同步质量检测8次,190余名名学优生前往结对学校参加研学交流活动。
(三)王超妮代表《关于课后服务“全覆盖”到“上水平”的建议》。指出目前课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提出了丰富课后服务资源、更新课后服务形式等建议。目前,我局已就学校课后服务提质、遴选非学科机构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等作出规范性要求,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推进课后服务形式更新等。目前,课后服务开设拓展课程共计1674门,已有38所学校引入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引进校外非学科类课程650门。
(四)何丽娜代表《关于推进全市大中小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建议》,建议加强学校体育教练员队伍建设。目前,根据我市人口规模走向及教师编制压缩要求,市本级及部分县区暂停招收部分学段体艺教师,故暂时难以考虑增加教练员。下步,我局将加强与编办、人社、体育等部门对接,争取在后续岗位设置时,能有所兼顾。
(五)李世波代表《关于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高水平建设浙海大的建议》提出加强浙海大海洋类学科建设,建议打造学科集群,加大对浙海大全方位援建的实质性投入。目前,我局已牵头推动出台《舟山市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争取到市政府给予浙江海洋大学每年53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支持浙海大加强省优势特色学科和省一流学科建设,3个博士、4个硕士授权点获省教育厅、省学位委员会推荐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引育方面的支持力度,共同推进浙海大高质量发展。
(六)王未波代表《关于建立校园纠纷专业调解机构 防止校园矛盾激化的建议》指出了目前由学校出面解决校园矛盾纠纷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建立校园纠纷专业调解机构。目前,我局已建立完善校园矛盾纠纷化解基本流程。后续,将参考借鉴其他地市经验,研制校园纠纷解决调解试行方案,加强组织建设、强化队伍培育、完善制度规范,进一步提高校园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七)王佳佳代表《关于通过改扩建食堂来解决舟山一初舟山二小学生就餐问题的建议》指出,目前舟山一初和二小共用的食堂无法满足师生就餐的需求。目前,“拟利用校内室外活动场地新建初中食堂与体育室综合体”已达成初步意向,正在进行进一步论证,后续情况将及时向代表反馈。
(八)潘洁代表《关于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定期评估机制的议案》中指出,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体制机制建设上存在医疗力量依然短缺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够深入。我局进一步强化构建部门协同心理服务体系、夯实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基础、完善“筛查-干预-治疗-复课”机制、统筹专业技术力量,近期,我局与卫健部门联合又在省内创新开展“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医教结合’跟岗轮训”。
(九)邵秀珍代表《关于多措并举守护教师心理健康的议案》中提到诸多原因导致教师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抑郁等症状。我局通过开展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专项治理工作,已取消系统外各类演出活动和类问卷调查、“之江汇”“志愿汇”等签到打卡合计94项,切实减轻基层教师负担。同时,强化心理评估与干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帮助教师纾解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