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8009005001/2024-201255
舟政办发〔2024〕61号
市政府办公室
2024-12-31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
市府办文件
有效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12-31 18:32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舟山市推进现代海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31日
舟山市推进现代海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2024—2027年)
为贯彻落实《舟山市现代海洋城市建设“985”行动实施方案》,聚焦文化铸魂、文旅赋能、产业升级,全力构建海洋文旅产业链,推进现代海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引领,助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按照“全要素聚焦、全产业融合、全链式发展”的基本思路,着力完善现代海洋文旅产业体系,深入开展海洋文化名城、佛教文化圣地和海岛度假胜地建设。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构筑发展新格局,积蓄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一流的群岛型现代海洋旅游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到2027年,海洋旅游牵引、海洋文化支撑、海洋运动带动综合效应凸显,力争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到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50亿元。力争每年引进链主型、关键节点型文旅项目10个以上,海洋文旅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空间布局
坚持全域景区化发展理念,优化“一核两带三圈多岛”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核:以普朱国际旅游岛群为核心,高起点规划大青山景区,重点打造普陀山和朱家尖南沙两个千万级核心大景区。两带:依托“星辰大海”计划文旅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各示范段建设,本岛北部海岛乡村风情文化带加快推进东海文廊、山海水廊建设,南部城市滨海休闲消费旅游带加快推进定海湾、新城湾文旅产业空间有机更新,打造世界级活力风情海岸带。三圈:普陀湾海洋休闲观光圈重点开发沈家门港城景观和六横岛、虾峙岛、登步岛等主要岛屿海洋文化休闲产品,打造高品质海岛旅游度假胜地。岱山休闲运动圈发展衢山岛生态旅游,重点开发海洋文化、渔俗节庆、康体养生、休闲运动等产品,打造国际休闲运动度假岛。嵊泗列岛度假圈深化嵊山—枸杞一体化发展,打造花鸟爱情主题岛,重点开发群岛揽胜、渔家风情、海岛度假、海上运动等产品,培育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多岛:强化“多岛”功能,精心建设东岠岛、白沙岛、蚂蚁岛、柴山岛、东极岛、秀山岛、小长涂岛、黄龙岛等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活、小而富的文化旅游主题岛,推动“一岛一品”文旅主题岛建设,依托“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打造世界级美丽海岛。
三、主要举措
(一)实施“海洋文脉”塑形铸魂行动。
1.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赓续海岛历史文脉,涵养现代海洋城市人文底蕴,建设舟山海洋文化长廊,实施海洋文明探源工程,串联古城、古镇、古村落、古街、古刹等文化单元,加快实施定海古城“微更新”工作,推动历史建筑、文保单位的保护修缮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点—线—面”全域发展的中国现代海洋文化名城。到2027年,力争完成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期准备工作。
2.深化普陀山文化时代化阐释。进一步加强普陀山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史料典籍整理,推进普陀山文化博物馆、佛教造像研究院、普陀山高端主题酒店、文化福田、祈福古道等项目建设,开发“访古寺、走古道、参法界、品佛茶、修禅心”文化体验产品,串联传统村落的文化信仰场所,形成环莲花洋祈福之旅、佛法东传祈福之旅等主题精品线路。诠释“一山一宁”国际文化传播、鉴真东渡等普陀山文化的深厚底蕴,建设“一山一宁”纪念馆,畅通“海上禅路”,打造世界级佛教文化圣地。到2027年,初步建成以普陀山为核心的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
3.打造一批海洋文化标识。充分挖掘海洋文化内涵,加强对史前文化、渔俗文化、海防文化等重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挖掘和活化利用。重点打造定海古城文化、海防文化、商帮文化、三毛文化、两黄文化等文化标识;打造新城徐偃王文化、翁山文化等文化标识;打造普陀沈家门渔港、传统渔民画等文化标识;打造岱山徐福文化、谢洋祭海等文化标识;打造嵊泗海上良渚文化、渔歌文化、百年渔场等文化标识。擦亮“双屿港文化”和“商帮文化”两大特色IP,打造世界海洋商贸文化中心。开展文化基因解码和激活工程,到2027年,打造文化基因激活标志性项目6个以上。
4.创新海洋文创产品开发。围绕“舟山心意”品牌打造,培育一批舟山文创IP,打造旅游购物特色品牌体系,提升普陀山文创产品品质,支持各类文化创意工作室、非遗传承人、设计工坊等开展文创产品研发设计。到2027年,推出100款以上代表性海洋文创产品。
(二)实施“文旅项目”提质增效行动。
1.强化产业项目谋划。规划布局一批高端度假酒店集群,形成品牌酒店、主题精品酒店、精品民宿、海岛露营等多元化住宿度假格局。谋划一批以定海五奎山文旅开发、双桥温泉小镇、普陀山海水廊、舟山国际海上体育运动中心、冰雪世界、花鸟爱情主题岛项目等为重点的文旅标志性项目,重点在艺术演艺、影视文化、文化创意、文化祈福、海上三游、休闲度假、海洋赛事、水上运动、休闲海钓等九大海洋文旅产业领域延展,每年策划10个以上重大文旅招商项目,招引新签约投资5亿元以上的文旅产业项目不少于3个。
2.强化产业项目建设。以引领性增量项目助推文旅体提质增效,重点推进链主型企业提能升级,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多元化投资主体。重点推进星辰大海上的天空之城、国际会展中心等海洋文旅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在夜间经济项目、海上运动项目、康养项目等方向上实现突破。到2027年,全市文旅项目累计投资突破500亿元,投资超10亿元的在建文旅项目达到20个。
3.强化产业品牌打造。建设“海上音乐之城”,支持“音乐+”城市文化生活的融合创新,打造星空下的音乐会、南沙音乐季等音乐IP。实施海岛艺术时光文艺赋美工程,打响“印象普陀”等海洋旅游实景演艺品牌。到2027年,开展演艺活动1000场以上。打造“海上影视之城”品牌,建设一批影视基地,建成一批影视岛,招引一批核心影视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进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累计引进影视企业100家以上。打造“海洋运动名城”品牌,培育帆船运动、航空运动、海钓运动、沙滩运动和海岸极限运动五大特色基地,每年举办2个以上国际级赛事、10个以上国家级赛事、30个以上省级赛事,持续办好浙江省海洋运动会,并推动其成为国家级海洋特色赛事。完善全市海洋运动赛事体系,持续举办好舟马、环舟山骑游、冲浪、海岛越野、风筝板、海岸赛艇、沙滩足球等品牌赛事,推动青年美洲杯等国际重大赛事落地。
(三)实施“产品业态”融合发展行动。
1.创新文化消费空间。聚焦创意市集、文旅康养、时尚秀场、社群聚落等流量业态,谋划马目烟墩、东港塘头、朱家尖漳州湾等渔村的新业态开发,嵊泗花鸟村争创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依托黄沙秘境、黄杨尖、东沙古镇、东海五渔村等区域业态的招引运营,以点带面提升高品质文旅消费空间。到2027年,新建高等级旅游景区5个以上。
2.创新海洋研学线路。鼓励文旅企业、教育机构推出一批海洋科普、传统文化、红色经典、户外拓展等研学产品和线路,提升鸦片战争纪念馆、舟山美术馆、沈家门渔港文化主题公园,培育一批高品质、专业化的研学教育示范基地。
3.创新夜间消费业态。以“夜舟山”为主题,开发沉浸式夜市、夜食、夜游、夜购、夜娱、夜展、夜秀、夜节、夜读等融合业态,形成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4.创新康养业态集群。推进康体养生与海岛露营、星空旅游、骑行运动、户外休闲、文化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定海双桥、普陀东港、岱山衢山、嵊泗枸杞、朱家尖大青山等一批海岛康养基地。
5.创新萌宠经济品牌。打造宠物消费体验区,布局宠物友好型体验新场景,开发宠物亲子旅游线路,扩大“它经济”内涵,拉长萌宠经济发展链条。
6.创新海上观光产品。鼓励投资新建高档游船,升级改造游船,积极开发海上观光、娱乐、商务、婚礼、餐饮等海上游产品,大力发展定海神鸟观光游、普陀南部诸岛跳岛游、嵊泗列岛跳岛游、舟山群岛环岛游等游艇产品和线路。
7.创新美食美味出圈。依托“中国海鲜之都”品牌,积极申报世界美食之都。建设沈家门夜排档、“百县千碗——舟山味道”体验店等特色美食街区,开展海鲜美食品牌推广活动,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红餐厅。到2027年,建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和旅游休闲街区4个以上。
(四)实施“基础设施”优化升级行动。
1.完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公共文体设施规划布局,编制全市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指引;创新打造集艺术沙龙、文化交流、全民健身、轻食餐饮等服务于一体的海岛新型公共文旅融合空间。
2.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点旅游景区、文博场馆陆上、水上及空中旅游观光设备升级,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低能耗的先进设备。完善一批旅游交通标识、智能停车泊位、充电桩、自驾营地、露营基地、观景平台、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
3.推进海岛交旅融合。深化海岛交通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快进”交通网络衔接效能,提高“慢游”交通网络通达深度。到2027年,建成15个海岛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点)。整合岛际交通资源,布局开通海岛旅游交通专线,着力提升出租车(网约车)服务质量,提高海岛旅游交通的便捷化、舒适度和安全性。建设海上花园城市,提升城市休闲功能,加快城区慢行道、骑游道和驿站建设。到2027年,建设骑行道、步道和风景道200公里。
4.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开展假日旅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依法打击“黑导”“黑车”和不合理低价、欺客宰客、违规拉客等现象。强化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推广海鲜排档“砝码验一验”。强化涉旅投诉、舆情应急处理机制,提升游客满意度。
(五)实施“国际旅游岛”品质提升行动。
1.推进旅游设施国际化。发展邮轮旅游,支持邮轮企业开辟国内外旅游航线,推动普陀山机场国际航线开通,加快推进白泉高铁新城建设,积极引进国际酒店品牌、国际主题乐园品牌和国际邮轮品牌进驻舟山。
2.推进旅游服务国际化。加强主要景区旅游服务中心外语咨询服务,提升入境游客线上线下支付、快速通关、住宿登记、交通出行、电信业务、生活消费、景点预约等事务办理便利化。
3.推进旅游政策国际化。充分发挥入境免签政策优势,出台促进入境游的政策,争取在普陀山国际机场、国际邮轮港设立口岸进境免税店,加强与国际旅游运营商和客源地旅行社协会的对接,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拓展海外游客进入舟山的绿色通道。
四、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现代海洋文旅产业链工作推进机制,实行领导挂帅、专班运作、清单管理、挂图作战,推进条块协同、问题攻坚。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规划引领,组织开展舟山市海洋文旅体产业发展策划工作,统筹各级专项资金,对海洋文旅产业发展予以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海洋文旅产业链增值服务改革,制定完善海洋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深化品牌推广,巩固江浙沪闽客源市场,开辟长江沿线、粤赣皖豫、京津冀等潜在客源市场,拓展东南亚、港澳台等境外客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