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16:03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息来源:
【工作动态】
▲“小岛你好”项目招商推介会在杭州成功举办。9月5日,2024“小岛你好”项目招商推介会在杭州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毛江平出席会议并介绍“小岛你好”行动实施以来的创建成效,携程集团、阿那亚、裸心集团等30余家国内头部投资企业代表参与,新华网、人民网等40家主流媒体参与报道。此次推介会精准匹配业态资源,围绕产品供给、业态策划等内容,搭建起长期有效的招商对接平台。推介会现场,还启动“小岛之友”全球影响力推广计划,颁发全球伙伴聘书,并完成7个小岛建设项目签约,总额约4.15亿元。此外,在杭州市上城区核心商圈举办了为期2天的“小岛你好”海岛共富集市,推广舟山美食和文创。下步,市发改委将持续跟踪关注已签约项目,确保尽快落地、尽早开工,同时力争再落地一批关联度高、辐射面大、带动力强的示范性项目,走出一条具有舟山海岛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市发改委供稿)
▲我市特困老人县域集中供养改革经验在《浙里共富》刊发。近日,《舟山市探索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率先实现特困老人县域集中供养》被《浙里共富》2024年第8期录用。在创新实施市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背景下,我市聚焦特困老人这一兜底保障中最困难、最脆弱的群体,在全省率先推进市域范围内特困人员县域集中供养,目前已完成450位特困人员县(区)域集中供养,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供养资源更集约、机构照护更专业、特困老人更幸福。接下来,市民政局将持续擦亮“幸福颐养”金名片,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探索海岛养老共富新路径。(市民政局供稿)
▲定海区共富市集做法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并全省交流。近日,《浙里共富》2024年第9期刊发共富市集专报,获省委书记易炼红批示,定海区做法为重要组稿内容,并在省委副书记刘捷召开的专题会议上交流发言。主要做法有:一是搭建共富廊道。建设东海云廊、东海百里文廊,串联城乡镇街,沿线设置共富市集10个。相关做法得到6位省领导批示肯定,入选全省首批重点培育文旅市集。二是破解销售难题。以城带乡,为村民提供免费摊位,累计带动村民增收超13万元。以旅促销,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0余场次,带动村民就业近千人,创收1000余万元。三是推动供给提质。建立“公益+社会”运营模式、“直播+市集”销售模式,推动深山冷岙资源“走出去”,优质新兴业态“引进来”。如盐仓街道“翁山丰物”共富市集,今年累计销售本村农产品18万斤、销售额超90万元,带动从业村民月均增收2600元。(定海区供稿)
【经验交流】
▲市资规局促进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海岛共富共美。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实施全域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效益提升。一是立足海岛生态,打造共富样板。建设海洋鸟类科普展示馆,将五峙山建设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珍稀濒危鸟类物种栖息地及科普教育基地,获央视《朝闻天下》报道。颁发全市首宗地热采矿权证,推进东海大峡谷矿区DR1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擦亮“东海福泉”名片。二是聚焦生态修复,实现绿色发展。推进定海山水工程建设,全面启动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推进省级“蓝色海湾”建设,将“工业岸线”转变为“生态岸线”。三是严守绿色初心,探寻林业共富。大力实施“六大森林”建设,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约2500亩,建设“千村万元”林下经济示范村1个。(市资规局供稿)
▲岱山县分类施策推动渔民增收致富。坚持把提升渔民收入作为推进“扩中提低”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全方位、多途径推进捕捞渔民、养殖渔民和转业渔民增收工作。一是聚力生态养殖,促进养殖渔民稳定增收。引导渔民发展生态混养和大棚高位池集约化养殖模式,深耕三疣梭子蟹、大黄鱼、基围虾等重点特色品种,共有养殖从业人员约500人,养殖渔民人均年收入近11万元。二是聚力模式升级,促进捕捞渔民增产增收。实施市场化、集约化经营运作,组建15家渔业专业合作社,入社渔民15000余名,入社渔船1561艘。深入实施“千船引领、万船整治”工程,推进“引领船”整体补助范围达45%-50%,每艘渔船平均年收入增加20万元左右,推动捕捞渔民人均年收入达8.6万元。三是聚力三产融合,拓宽转业渔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渔港经济、海岛民宿等产业,推出蟹文化产业园5年内减免摊位费50%、民宿固定资产投资4%贴息补助等扶持政策,近三年吸引船东船长“上岸”入驻经营蟹文化产业园76家,今年以来实现交易额10.8亿元。(岱山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