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 文号: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4-11-28 10: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关于商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现代海洋城市建设 ‘985’行动”和全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建设大会要求,聚焦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阶段成果不断显现。

一、主要商务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5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4亿元,同比增长7.7%,全省排名第5位。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约为1491亿元,同比增长约9.4%,其中,出口503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分列全省第6、4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74亿美元,同比增长13.3%,总量居全省第6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的61%,其中制造业外资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9.8%,制造业外资占比37.2%。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打好“稳拓调”组合拳,推动外贸实现量质提升。

一是政策集成稳预期增定力。围绕“8+4”政策体系,承接《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政策》,升级调整2024年重点政策措施清单,在提升外贸核心竞争力、国际贸易风险防范能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千方百计形成贸易新高地、推进外贸保障体系建设等领域持续发力。上半年,已下达外贸专项资金870余万元,争取到省级商贸和开放发展外贸专项资金超1000万元。

二是“百企百展”拓市场增订单。实施“百企百展拓市场增订单”行动,深入挖掘市场需求,制定首批外贸展会目录66个,创新设立舟山特色产业展会13个,扩面支持“一带一路”延线、拓展传统及新兴市场。引进国际展会知名企业开展服务,4月由市领导带队组织22家企业参加欧洲水产展获订单超7000万元,累计全市5家企业26个政企团组赴境外获订单近3亿元。有效推动外贸新业态拓市场,建设市级国际营销平台“舟贸通”,近300家企业入驻并上线58个独立站,共有190余个国家采购商询盘超90万人次。

三是“提质向新”调结构增潜力。加快船舶、水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高质量发展。在国际航运市场良好形势下,推动船舶产业较快发展,积极向商务部汇报争取,促成外贸司领导赴舟山开展船舶海工专题调研指导,推进绿色贸易发展,协调促进银行和信保融资支持,支持恢复批量造船业务接单。积极推广水产品RCEP原产地证,享受进口关税减免从0.6%至6%不等,极大释放了市场潜力,助推订单量逆势上升。

(二)齐抓“走出去”“引进来”,推动双向投资有序扩大。

一是“首位意识”强发力卷招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市共安排16个“走出去”境外招商团组,上半年,市委何中伟书记已出访沙特和阿联酋,徐仁标市长已率团赴日本和美国招商,4个县(区)均由书记或县(区)长带队招商,已举办7场境外招商推介会。

二是创新方式拓渠道优结构。充分用好省政府5.5亿外资招引专项激励政策,特别是发挥对制造业外资的政策撬动。规范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工作,创新境外上市等融资渠道。1-5月,我市通过利润再投资、美元债、返程投资和购买船厂破产资产包等创新方式引进外资共计1.5亿美元,占全市实到外资总额的55%。

三是对外投资优布局增效益。提前完成省下达全年外经任务“双过半”,截至目前我市境外投资中方备案额1532万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额650.6万美元,同比增长1.3倍。大洋世家已在基里巴斯布局建设境外渔业综合基地,银美公司已在墨西哥布局建设汽车内饰件生产基地,并进一步带动本土制造;继2月份嵊泗县境外投资“破零”,我市对外投资已实现县(区)全覆盖。

(三)聚焦“试验田”大胆闯,推动自贸领域扩大开放。

一是“迎难而上”谋政策求突破。今年以来,已累计为浙石化争取原油进口允许量4000万吨,成品油出口配额295万吨,低硫燃料油出口配额8万吨,省市县联动加快企业执行,为全市外贸提质增量“保驾护航”。结合我市实际,立足油气突破口,最大限度向上争取混兑政策,生物柴油等新型燃料油混兑加注政策即将获商务部同意实施。充分调动企业主观能动性,指导诚通国贸等4家企业争取燃料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

二是立足产业扩链条促发展。按照市委“985”行动统一部署,围绕能源资源农产品消费结算中心产业链,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搭建了市县协同、定期督办工作机制,形成年度工作方案以及任务清单,明确1万亿元结算额总目标,梳理形成16项重点争取项目,10项重点保障政策。出台结算中心2024年谋划对接项目清单并适时迭代更新招引项目库,通过定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上半年已争取落地结算项目7个。

三是智慧监管促竞争优主体。针对企业经营情况,督促神舟能源、象屿国际2家保税油经营企业尽快开展实际业务,新批1家保税油经营企业,有效推进保税油市场良性竞争。协同推动保税油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加强对供油全过程管理和对租赁驳船的监督。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梳理油气贸易企业发展堵点,针对油气贸易企业开票问题,会同市税务局对全市成品油年贸易额4亿元以上237家重点企业进行梳理并建立清单,逐一核实,分类解决。

(四)抓好促消费关键点,推动消费市场向好回升。

一是“以旧换新”抓承接强联动。全面承接国家、省级政策,做到应出尽出。除落实国家规定的国三及以下报废购新补贴外,推出“国四及以上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家电消费补贴”等地方支持政策。配套出台《舟山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奖补政策实施细则》,统筹各级财政资金3000万元,叠加金融机构、电商平台和流通企业三种资源,努力放大政策叠加效应。截至目前,“汽车以旧换新”平台已受理补贴申请144份,终审审核通过48份。

二是丰富供给促消费扩内需。通过举办“新春年货购物节”、“味美浙江”等活动,借势春节、五一小长假、“618”等消费旺季,集中推出形式多样的让利、返利、打折优惠活动,上半年已举办各类促销活动80余场。鼓励大型连锁商超、商业综合体和便利店等企业利用微信小程序、社区拼团、本地生活平台等渠道和媒介,将实体商业与线上运营相结合,拓展线下消费场景,实现线上线下相互引流,提升消费市场人气。

三是加大流通扩规模壮主体。充分发挥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培育限上企业,推动商贸企业扩规模、提档次、调结构。全面开展国省两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全市11个国省两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均通过验收。持续推进省级高品质消费集聚区建设,嵊泗县入选2024年度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定海区的省级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建设项目通过专家组初步验收。

(五)把准数字化风向标,推动电商发展与时俱进。

一是跨境电商优服务畅循环。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启动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改造升级,结合舟山跨境电商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在线下设立海外品牌注册一站通、跨境电商企业备案一件事等服务窗口,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招引各类跨境电商企业85余家,自建海外仓企业10家,公共海外仓企业1家,海外仓总面积突破8万平米,累计新增海外注册品牌35家。

二是数字融合促产销旺市场。实施数字消费热潮行动在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和市内头部电商平台,共同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618扫货节"电商扩消费拓市场活动,有效促进我市商农旅产销融合发展,上半年已累计开展各类电商活动10场,直接销售近200万元,带动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

三是精准培育强队伍提水平。组织开展电商管培训班、跨境电商沙龙近10场,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000余人。以赛代训,举办2024舟山市直播电商大赛,与全市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首次在赛中开启企业直通渠道,搭建企业与主播双向选择就业平台。大赛决出新秀组和达人组金银铜奖各1名,大赛参赛选手收获互联网营销师高级工证书12人,达成就业意向10人。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我市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虽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居民消费意愿持续减弱、部分油品头部企业出口下降、外资招引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和矛盾。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锚定全年增长目标,狠抓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全年各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持续推动外贸稳规模强动能。推动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加快绿色贸易、外贸新业态发展,推动中长燃等新批地方牌照企业加快提升出口业务,拓展中石油低硫油加注量,推动新能源船舶接单、船舶交易等有新增业务。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青岛渔博会、维哥渔博会等,积极引进全省国际展来头部企业开展服务,抢抓机遇争订单。建设市级国际营销平台“舟贸通”,切实帮助企业独立站提升拓市场效果。

(二)持续推动投资增项目提质量。紧盯重点外资项目,密切跟进岱山华润项目进展,推动国投吉能、华润二期、六横浙能海上风电项目落地。积极向上对接,力争至少1个项目列入商务部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加强双向投资合作风险防范,依托多重资源,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全流程护航服务。

(三)持续推动改革谋创新促发展。提前谋划,布局自贸试验区新一轮改革赋权落地实施,根据企业需求适时向商务部争取浙石化后续成品油出口配额和低硫燃料油出口配额,力争将政策红利第一时间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新动力。持续跟进自行招引项目,对接物产化工油气产业部、中联油华东公司、新加坡UNION公司等企业,形成落地项目、跟进项目、储备项目,清单化滚动推进。

(四)持续推动市场扩内需促消费。准确把握消费趋势,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从存量中挖掘增量。持续做好国省两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创建工作,指导定海区的示范项目通过验收,争取岱山县、嵊泗县列入省级示范。持续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扩大商贸业态集聚连片、多元共享。以数据驱动,帮助商圈开展精准商圈画像,提升商贸流通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