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83066号提案的复函
胡寒萍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现代航运业建设 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与市发改委、市投促中心、人行舟山市分行、舟山金融监管分局等有关单位对接沟通,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政策引领,统筹推进航运业提能升级的建议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强港、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促进舟山航运产业转型升级,我市于 2022 年印发《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舟政发〔2022〕8 号)》及配套实施细则,支持培育现代航运业优质企业,鼓励江海直达等新业态发展,引导企业在助力系列国家战略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大宗散货、油品、化工品、液化气体等运输领域做优做强。两年来,共计奖补航运企业 5819.54万元,成功培育 1 家超百万载重吨航运企业,15 家专精特新企业;初步形成油品、化工品运输专业化团队,截至 5 月底油化总运力达 225.92 万载重吨,其中化学品运力占全国运力 24%,油品运力占全国 16%,年底油品船舶运力占比有望达到全国 18%。同时,为全面提升航运服务业能级,我市根据省一流强港建设工作要求,正在制定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下阶段产业发展思路和实施路径。
二、关于做强平台,夯实船舶交易市场服务功能的建议近年来,浙江船舶交易市场围绕船舶产权交易,以“船舶交易+数据服务+金融服务”为战略总方向,持续开展市场化转型,2023年完成船舶交易额 80.68 亿元,今年 1-5 月完成 32.57 亿元,创历年新高。一是持续提升船舶交易规模。积极打造“拍船网”品牌,持续巩固发展船舶拍卖、船舶经纪、船舶进出口代理、船舶评估等现有核心业务,2023 年以来船舶进出口项目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已承接船舶进出口额约 1.3 亿美元;全力开拓船舶交易国际市场,计划通过投资、合作、并购等方式在国外完成设点布局,目前正在开展新加坡子公司设置可研报告,预计今年完成公司设立。二是完善和延伸交易服务功能。通过业务合作、收购等方式积极拓展租船经纪、新造船经纪、船舶公估等新功能,去年成功入围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海事评估类及海事检验类专业机构名单。2023 年,完成评估勘验船舶 820 艘,估值 286.35 亿元,同比增长 14.05%、21.71%。三是深化交易数字化改革。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做优做强“1 网 2 库 1 指数”(“拍船网”“船舶资源库、客户资源库”、新华·中国船舶交易价格指数),其中船舶交易价格指数报告已累计发布 500 余期;同步推进船舶数据库建设工作,分步优化数据层、结果层和应用层,推进船舶在线评估报告应用建设。
三、关于发挥优势,提高国际海事服务综合能力的建议
近年来,依托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我市大力发展油化船运输、锚地供应等特色航运服务,积极打造江海直达、保税油加注等舟山特色航运服务品牌,推动综合海事服务服务能级逐步提升。(一)纵深发展江海直达。一是依托港口接卸优势,主动对接大型钢厂、粮企和加工贸易企业,稳固提升矿粮主力货种,突破工业盐、钢材等新货种进江出海。二是着力优化物流组织模式,今年 5 月成功开通“舟山-重庆”长江上游直达新航线,长江中上游直达航线达 9 条,江海直达船舶发展到 17 艘 22.8 万载重吨。三是深化“运力池”建设,重点优化政企协同揽货机制,实行统一对外报价、统一结算,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2023 年“运力池”完成货运量 240 万吨,“重进重出”匹配率达 30%。四是推进江海联运在线“直达快配送”模块实质化运作,按照“报名优先”“运力规模优化”“船期适配”的原则,公平分配货源,确保各家船公司航次率平衡,“运力池”运作公平、公正、公开。
(二)探索推进新燃料加注业务。聚焦绿色航运发展,我市着力开拓新型船舶燃料加注品类,提升加注服务能级。去年,攻坚突破国内首单港外锚地 LNG、锚地集装箱船生物燃料加注业
务;今年 2 月 28 日完成第二单保税 LNG 船对船加注业务,实现海上 LNG 加注常态化;推进打造生物燃料加注产业链,5 月 7 日舟山获批全国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正在向上对接争取混兑调和等政策。探索甲醇加注试点,目前高新区管委会已形成舟山甲醇加注业务研究报告,我市世纪太平洋化工、浙江海港中奥能源、洋山申港等三家企业已具备甲醇装卸资质,新一海公司计划改造一艘甲醇加注船,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三)积极打造产业平台。以推动产业集聚为目的,全力打造小干金融商贸海事服务功能岛,计划通过 3 至 5 年时间,建成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海关保健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全面投运海事服务产业园,逐步打造形成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目前已投运舟丰海事服务平台、润通综合海事服务、中燃润滑油基地等项目,建成海事服务产业园配套码头、一体化监管中心,正加快推进园区运营管理公司组建、政策创制及国际海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推动物料供应、技术服务等产业要素加速集聚。截至 5 月底,小干岛已集聚企业 465 余家,预计下半年全面运营小干岛产业园,集聚开展锚地供应、船员换班、技术服务等综合海事服务业务。
四、关于金融赋能,推动航运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2022 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舟政发〔2022〕8 号)、《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舟山市加快推进航运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年)的通知》(舟政办发〔2024〕3 号)等文件,持续加大对我市现代航运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 5月末,全市航运产业链银行融资余额 310.89 亿元,同比增长10.1%;航运保险保障金额 5743.1 亿元,同比增长 38.74%,保费余额 1.9 亿元,同比增长 0.65%;船舶及海运类企业融资租赁余额 5.93 亿元,同比增长 13.12%。
(一)提升重点领域航运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在政策争取、产品创新、融资保障、风险分担等方面开展探索,对优质现代航运服务企业和造船企业在融资成本、还款方式、抵押担保、保险费率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和便利。目前,全市共有 27 家银行机构、13 家财险公司推出系列“航运贷”“航运保”等金融产品近50 余款,基本能够满足企业金融产品需求。
(二)创新发展特色金融产品。持续推进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创新,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和推广各类供应链金融业务。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优化“一企一策”“一船一策”金融服务方案,重点保障江海联运等关键领域资金需求,持续稳妥推动预付款保函业务扩面。引导浙银租赁创新符合运输业特点的动产质押类贷款产品,积极盘活船舶租赁应收账款;推动交行舟山分行等银行机构开展产业链快捷保理服务,围绕航运产业链核心企业,为上下游链属企业办理保理业务 2850 万元。
(三)加强航运金融政策激励保障。积极落实航运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航运产业链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浙江拍船网等符合条件的航运产业链相关企业上市(挂牌);引导航运企业用好各类直接融资工具,优化企业债务结构。同时,设立汇率避险专员,主动帮助小微企业争取到汇率避险专项奖补资金,将小微企业汇率避险业务奖补范围从“远期结售汇业务”扩展至“远期、期权及掉期结售汇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五、关于借梯登高,加快融入全球航运业体系的建议
按照市委“985”行动部署,联动属地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行动,截止目前我市已累计招引海事服务企业 842 家,其中全球排名前列的船舶供应、检验检测、船舶总代理、船级社等头部企业
50 家,今年以来已落地中石化与东方海事股权合作等项目 2 个。一是优化梳理产业链招商图谱。梳理形成涵盖海事服务产业链的35 个细分行业招商要素图,动态更新产业链节点头部企业、功能性机构,进一步明确招商目标。二是优化招商工作机制。以部门牵头抓总、条线结合为原则优化海事服务领域招商工作机制,建立小干岛招商工作组,专项负责产业园招商工作;同时紧盯中远海散、山东海运、招商轮船等大型船东公司,建立并实行大船东联络员机制,制定“加大船加大户”增量计划,做好舟山船加油绿色通道服务。三是积极用好招商平台。聚焦产业链节点,通过举办、参加世界油商大会、上海海事航运发展论坛等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会展,加强产业推介,进一步拓展招商渠道;同步用好用足上门招商、以商引商、平台招商等政策和举措,吸引企业落地舟山开展业务,确保全年引进企业 100 家以上,其中头部企业 5 家以上。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港口〔2024〕78号.pdf
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
2024 年 6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