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 舟山:构建自然资源“云账簿” 打造多维度智能化监管体系

发布时间:2024-10-08 08:37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执法指导处

信息来源:

为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破解海岛自然资源分散、地块面积小、项目布局多等自然资源监管难题,舟山市利用多维感知技术,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采集、对比核查、动态监测、监管预警、违法查处“云账簿”,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化、动态化、精细化监管。“舟山市云账簿构建多维度智能化监管体系”荣获“2023年智慧长三角案例优秀奖


搭建系统框架,形成自然资源“一本账”。整合平台资源,完善前端感知和信息采集、智能感知和监管子系统建设、自然资源全要素账簿数据中台建设、自然资源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违法查处功能模块建设。根据执法监管需要,分析自然资源数据,把信息与项目(地块)数据在地图上实现联动,加强对自然资源要素的动态监管,为舟山市“城市大脑”提供账目信息、监管数据接口和空间服务。截至目前,舟山市自然资源“云账簿”系统已形成自然资源相关账目统计信息15大类、129种,其中70种已实现自动化实时更新。

多维动态感知,形成线索发现“一张网”利用全景监控摄像头360度旋转、30倍光学变焦及定时定位拍摄等功能,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智能标绘疑似问题地块提升问题前端感知、监测预警能力引入增强现实(AR)技术,建立对若干种违法占用耕地典型行为的智能识别模型,重点区域运用无人机进行定期定点巡查,自动化发现、分发和报警疑似违法线索。截至目前舟山市已设置“云账簿-天巡地查”全景监控摄像头477覆盖90%以上耕地范围,通过摄像头开展巡查平均2563/月,无人机巡查4/月

协同精细监管,形成核查整改“一套拳”。加强疑似问题线索跟踪式整改发现的疑似问题线索移交推送专岗,实现多部门联合监管项目的业务协同。对应责任部门在收到“云账簿”系统推送的疑似问题线索后,限期开展问题核查并动态上传查处过程、结果。建立“白绿红”三色处置预警流程,对事件处置不同阶段进行空间赋码,白色码代表线索处于刚发现阶段;红色码代表格式判断阶段;绿色码代表线索处理办结阶段,实现全流程闭环处置。截至目前,已通过系统发现疑似自然资源违法线索20,经综合判定为违法的案件均已立案查处,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效率和整改进度进一步提升。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