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8009005030/2024-00161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01-09
统计数据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1-09 08:59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2023年,舟山市秉持“小菜场,大民生”的理念,进一步提高站位、拉高标杆,以顺利完成省放心农贸市场、五化市场和省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以及推进商品市场有机更新工作为抓手,用好市场数字化改革成效,发挥智慧监管效能提升新优势,全面推进我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
一、全市整体情况
(一)市场整体复苏态势明显。2023年以来,舟山商品市场交易稳步开局、平稳上升,纳入统计的96家商品市场共实现成交额643.27亿元,同比增长15.14%,总体复苏度为115.14%。1-4季度成交额分别139.12亿元、118.38亿元、148.97亿元和236.8亿元,同比复苏度分别为98.3%、96.8%、137%和127.3%。1-4季度成交额同比增长分别为-1.68%、-3.25%、36.9%、27.29%,第3、4季度我市商品市场交易全面回暖。
(二)场均成交额提升12.71%。截止2023年12月底,我市纳入统计的商品市场数量为96家,其中农贸市场68个,专业市场28个,与2022年列入浙江省市场报表系统的市场数量相比持平,场均成交能力稳步提升,由去年的5.82亿元/场,增长到6.56亿元/场,同比增幅达到12.71%。
图1:
(三)22家亿元市场强势引领。截止12月底,全市有22家市场成交额突破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家,共实现成交总额620.94亿元,占全市商品市场成交总额的96.53%。其中,有6家市场成交额突破10亿元,舟山国际远洋水产品贸易中心、舟山中国国际水产城、浙江船舶交易市场和舟山(中国)基础原材料交易市场4家市场成交额达到50亿级成交额,实现总成交额分别为52.83亿元、189.02亿元、80.8亿元和189亿元。
(四)积极助力市场发展成效初显。主动落实《舟山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实施方案(2021—2025 年)》,融合推动“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开展商品市场促共富专项行动。在本年度13家放心农贸市场(11家同步创三星、2家创四星)试行设立“共富摊位”,面对60周岁以上老人、自产自销户、伤残贫困户等市场经营户进行免费或低价招租,已累计设立“共富摊位”53个,让利摊位管理费13.51万元,实现成交额45.74万元,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二、主要板块情况及分析
根据新版《商品市场分类标准》,目前我市96个商品市场,主要分布在五大类型中,有工业消费品市场11个,农副产品市场53个,消费品综合市场23个,工业生产资料市场8个,网上市场1个。今年,第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除农副产品市场供应紧俏外,其他类型市场从第二季度开始缓慢恢复,到第三、四季度有明显提升。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系列消费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市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全年实现成交额312.55亿元,同比增长37.75%,其中,农副产品市场在疫情开放后,成交额增涨较大,农贸市场、粮油市场和水产品市场成绩亮眼。
图2:全市各类型市场成交额增长情况
类别 | 农贸市场 | 水产品 市场 | 蔬菜市场 | 服装鞋帽 市场 | 装修装饰材料市场 | 旧机动车市场 | 化工原材料市场 | 船舶市场 | 粮油市场 |
2023年成交额 (亿元) | 53.06 | 202.32 | 1.73 | 1.15 | 1.33 | 7.03 | 189 | 80.8 | 0.77 |
2022年成交额 (亿元) | 48.82 | 191.76 | 27.26 | 0.97 | 2.43 | 9.1 | 180 | 74.49 | 0.22 |
同比增长 | 8.68% | 5.51% | -93.65% | 18.56% | -45.27% | -22.75% | 5% | 8.47% | 250% |
图3:
(一)农副产品市场交易“两高中低”,总体供需稳定。从横向看,2023年,农副产品市场第一季度交易旺盛,第二和三季度较第一季度呈小幅下滑状态,第四季度增幅明显上升;纵向来看,全年我市52个农副产品市场实现成交总额292.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75%;我市各地城区几个大市场交易额稳中有升,2023年全年我市68个农贸市场实现成交总额53.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68%。其次,定海辖区的舟山三农农产品批发市场稳中有升、舟山市和粒粮油批发市场交易额成倍增长,为全市农副产品市场交易总额的上升做出了主要贡献。蔬菜市场成交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蔬菜市场数量由2022年的3家变为2023年1家,仅有舟山市普陀区金穗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另外2家:舟山三农农产品批发市场、舟山市蔬菜果品批发交易市场变更市场各类为农副产品综合市场。与2022年相比,金穗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成交额由去年的1.59亿元增加到1.73亿元,同比增长8.81%,仍为上升趋势。总体的农副产品市场呈良好发展势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城区和农村集镇上政府补贴的菜篮子直供点以其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服务态度、实惠的价格和丰富新鲜的菜品等优势建立了相对稳定且人数不断增长的消费群;另一方面是疫情放开后,企业复工复产,居民到企事业单位上班后食堂用餐人员增加。如三农农产品批发市场,2023年全年成交额达到45.16亿元,同比增长87%。此外,水产品市场因今年渔业生产、市场运作总体保持平稳发展势头,平均交易价格走势呈现平稳略涨的状态,2023年全年成交额达到202.32亿元。
图4:
(二)工业消费品市场略有复苏成交额平稳小幅波动。2023年,全市11家工业消费品市场共实现成交总额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7%。其中,2家工业消费品综合市场走势上行,2023年实现成交总额5.16亿元,同比增长29.32%。4家服装鞋帽市场发展稳定,成交总额1.15亿元,同比增长18.56%;1家家用电器市场、4家装修装饰材料市场,2023年分别实现成交额0.26亿元和1.3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7%和下降45.27%,其中,装修装饰材料市场由2022年的六家变为2023年四家。虽然工业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但家装市场近年来发展不容乐观,整体来说与当下房地产市场房源饱和、交易逐渐趋冷有关。加上舟山人口总量少、集聚规模小、市场类型单一,无法形成规模市场,加上现今网络购物简便,除了百姓生活必需的农贸市场,使得其他行业市场缺乏优势和竞争力,使得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家装市场涨势颓废。
(三)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受不确定因素约束明显。我市共有生产资料市场2023年全年成交额277.88亿元,同比增长4.96%。其中,化工原材料市场1家---舟山中国基础原材料市场成交189亿元,同比增长5%,成交量约为298.26万吨,同比增长71.41%,近期国内经济恢复逐步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石化原料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上涨。下半年整体来看,原油、涤纶长丝、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等各类基础化工品的价格均有所上涨,化工品价格回暖趋势显著。2023年,基础原材料市场加大招商力度,成功吸引超过20家新企业进驻。此外,还组织经营企业参加展销会,应对市场的变化。深入开展产业链优化,加强产销协同,积极开拓市场和销售渠道,油品销售业务的经营质量和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场经营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显著增长。其次,2家建筑工程材料市场、4家旧机动车市场和1家船舶市场,2023年分别实现成交额1.05亿元、7.03亿元和80.8亿元,其中旧机动车市场下降22.58%、船舶市场增长8.47%。其中旧机动车市场降幅较大,究其原因,一方面现在个人二手车除了委托旧车市场进行交易,同时通过朋友圈、抖音等多个平台和渠道买卖双方场外直接进行交易;另一方面近些年国产车车型更时尚、价格更偏向大众更加亲民,导致二手车交易价格相应也走低。
(四)网上消费品市场交易稳中求升。舟山国际远洋水产品贸易中心作为全市唯一一家网上市场,实现总成交额52.83亿元,与去年相较提升189.86%,并且每季度交易额呈上升趋势。今年以来,该市场水产品的出口整体是呈现下降的,但是深加工虾蟹贝和鱿鱼出口相对情况较好,基本没有衰退,该市场除了金枪鱼,主要是鱿鱼,所以交易额上升快速。
三、各县(区、功能区)情况
2023年全年,从商品市场成交总额看,我市两区两县中,普陀区、定海区、岱山县成交额居前三位,较去年同期均上升,分别为增长5.6%、80.7%、5.2%。其中,定海区涨幅排全市第一,该辖区全年交易额已突破亿元的市场有7个,同时,农贸市场中的城西、东门、南珍几个大市场交易额稳中有升,农副产品综合市场中城区几个大市场以及舟山三农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大幅增长是关键。
如图六橙色折线所示,同比增长率排名前三的是定海、普陀山和六横区域,分别为80.79%、42.49%和22.86%。从成交额看,六个功能区中,高新区分局因舟山中国基础原材料市场所在地成交额独占鳌头,其次为新城分局,辖内共15个市场,数量仅次于定海和普陀,成交额91.23亿元,排全市第四。
图6:
四、重点市场发展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大力发挥市场“龙头”地位和“集散”功能,聚焦产业提质升级。该市场全年实现成交额189.02亿元,稳步增长5%。虽然8月之后受日本核污染水影响,价格略有波动,但今年年平均价格总体没有大幅度的波动,大部分水产品年平均价格还是较为平稳。以大众消费为主的水产品上市量充足,品种种类丰富,季节性差异缩小,各类主要交易水产品基本实现了均衡上市,满足了不同消费阶层的消费需求,推动了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大黄鱼、大带鱼等一些高档水产品价格仍然较高,但较往年两极分化的态势已逐步有所好转。但是,随着渔业资源衰退、“船多鱼少”的根本矛盾没有彻底解决;另一方面,大马力的拖网与高密度的捕捞,也会导致下一年亲鱼数量大幅减少。而日本核污染水的排放,让大众在挑选高档水产品时不想承担额外风险,反而更倾向于挑选国产水产品,一度让梭子蟹价格在8月小幅度逆向上涨,但一些低档水产品本就依靠自产,反而受日本核污染水影响,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因此继续落实和完善好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渔民、船队避免过度捕捞,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生态修复仍是当前迈入现代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所在。
(二)浙江船舶交易市场受运输市场行情趋弱影响呈逆势增长。2023年,国内沿海运输市场方面,夏季沿海强对流气候增多,台风接连来袭,虽然运力较为紧张,但下游补库需求较弱,运价未见起色,运输需求仍未见提振,运输市场行情较为低迷,运价继续在停船线附近徘徊。国际方面,运输市场运价涨跌互现,各类船型日租金涨跌变化较大,但船东总体信心依旧不足。大型船表现较为疲软,小型船市场尚可,随着大量运力投放,挤压了本就疲软的市场运价。船舶交易方面,整体市场信心偏弱,交易量较少。船舶拍卖市场方面,船舶拍卖量环比减少,但成交率并不理想,成交额下滑。根据浙江船舶交易市场拍船网(www.shipbid.net)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整体船舶拍卖市场,船舶成交量增加但交易额却在下降。 但在第四季度,市场成交量价齐升,反弹上涨明显,带动了全年交易额的上升,今年成交额达到创记录的80.8亿元,相较去年提升8.4%。
(三)舟山国际远洋水产品贸易市场交易稳中快升。2023年,该市场实现总成交额为52.83亿元,占定海全域的42.3%,是我市唯一一家网上市场。今年,该水产品市场每季度交易额呈上升趋势。在第四季度快速增长,取得了比上一季度直接翻番的好成绩。一方面由于受日本核污水排放影响,舟山海鲜在网上销售量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中国水产品的出口整体是呈现下降。但是远洋水产品特别是深加工虾蟹贝和鱿鱼出口相对情况较好,基本没有衰退,而且价格走高且销量同去年基本持平。而该市场出口产品除了金枪鱼,主要是鱿鱼,鱿鱼销量30多吨,占总销售量一半以上,因此,市场成交额整体上扬幅度较大。
(四)舟山(中国)基础原材料市场聚焦油气贸易,交易额连续三年增长。该市场紧紧围绕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打造国际油气产业中心的目标,与舟山保税区管委会签署招商合作协议,聚焦油气产业发展,深耕油气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油品业务经营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市场新增进场经营户20余家,市场经营户常年稳定在150家以上,2023年市场交易额达到189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年交易额连续三年增长,基本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市场交易额连续5年均超过150亿元,本年度市场内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超过50家,67%以上的企业盈利,市场发展趋势良好。
五、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水产品市场发展优劣点共存。目前我市已有线上线下水产市场,但本地企业因冷冻技术达不到最先进水平,交通不便等因素,市场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据舟山国际远洋水产品贸易中心反映,今年以来,水产品出口整体呈下滑,但精加工的是触虾基本没受影响,同时从国外进口的鱼粉价格一直疯涨,所以提高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是市场面临的问题之一。
(二)市场对消费者的果品需求有待满足。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水果的需求增大,但本地水果批发市场规模小,多数微商通过订单到嘉兴、宁波等水果批发市场采购时令水果,无疑增大了成本。是否可以规划建立批零兼营、新鲜、品种丰富的水果网上市场或线下市场值得探索。
(三)国内外市场竞争依然存在失序现象。我市特色重点市场船舶交易市场为例,在外围同类市场竞争方面,部分国内同类船舶交易服务机构,紧跟步伐抢占市场份额,一度出现恶意低价竞争等局面,导致市场竞争失序,造成目前船舶交易市场交易不景气的原因之一。
六、市场发展下一步思路举措
(一)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落实创建任务。小菜场连着大民生,重点以省放心农贸市场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活动为载体抓手,不断提升市场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管理水平,创建放心市场17家以上,星级市场25家以上。
(二)以更加奋发有为的担当美化市场环境。一是针对市场内外基础设施、内部管理规范和周边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改规范,指导帮扶市场举办单位提升制度化管理能力,提高日常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市场内外设施完备、环境整洁、食品安全,经营户文明待客、依法经营,确保市场日常管理持续到位。二是持续有序有力开展日常信用监管。推进完善市场经营者信用监管,指导市场举办单位对照信用评价指标采集录入日常信用管理信息,充分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和提高监管能力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商,提升市场治理水平和长效管理。同时,以国有市场为标杆,继续指导做好“文明经营户”创建活动,不断浓厚文明有礼、诚信向上良好氛围。
(三)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提升市场品质。放大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建设成效,融合共同富裕示范区、乡村振兴、未来社区、现代海洋城市等中心工作,更大挖掘发挥商品市场在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作用。一是“共富摊位”设置实现拓面。全市所有放心农贸市场均设置“共富摊位”,每家市场“共富摊位”数量不少于5个。二是积极推动商品市场转型升级,确保年成交总额同比实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