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9005019/2023-191900

  • 文号:

  • 发布机构: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成文日期:

    2023-12-13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与总结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舟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12-13 11:06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全市文广旅体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全力推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为指引,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攻坚克难、实干争先,稳中求进、高质发展,有力推动文广旅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擘画海岛现代化共富共美画卷。

一、坚持主题教育引领,在凝心铸魂强队伍上勇作为

(一)高质量实施主题教育。根据中央、省、市统一部署,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按照“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的思路,有序有力有效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局党组学习计划、局领导专题党课授课计划、局领导领衔课题调查研究工作安排等,成立由党组主要领导挂帅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定期学习研究机制。抓实局属各党支部主题教育开展,组织“千岛的回响——舟山市‘八八战略’实施20 周年主题展览”参观、“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现场学习等活动,发放主题教育学习书籍、《应知应会30问》等800余册,及时总结局主题教育工作亮点。

(二)全面强化党建统领。梳理全年党建工作要点、党员发展计划,结合党建工作督查反馈情况,利用红色根脉强基系统开展党支部、党员日常管理。举办党建业务专项培训班,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完成与中国银行舟山分行党建共建,选送优秀青年党员参加全市第十三届微型党课比赛并获二等奖,局系统党建宣传视频被推选至省直机关工委。迭代升级“最美风景线·潮头先锋”党建品牌,突出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进局系统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形成在局系统整体品牌引领下“一组织一品牌”“一支部一亮点”特色党建品牌建设2.0体系。

(三)深化清廉氛围营造。印发《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要点》《党风廉政建设“三张清单”》《局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召开2023年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党建工作会议,及时更新科级干部廉政档案,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形成以上率下、层层压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开展“下沉一级压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专项督查行动,落实监督事项“一事一单”沟通机制。联合市纪委市监委机关举办了“清舟廉韵——舟山廉洁文化基因解码特展”,编印《海上清舟——舟山廉洁文化基因解码图册》(第一册、第二册),制作“清舟廉韵”主题笔记本和廉洁文化主题宣传视频,相关工作得到纪检监察部门一致好评。

二、坚持重点工作导向,在实干争先促发展上勇作为

(一)重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锚定指标争先进位。成立由副市长任总召集人、市级单位和各县(区)、功能区组成的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组建专班办公室及综合协调、项目推进督查、宣传推广3 个工作组,对标省专班制定印发《舟山市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舟山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围绕“八大行动”明确81条年度任务并按季制定计划、稳步推进开展。紧扣工程综合评价体系推动核心指标提升,四个核心晾晒指标中,旅游总收入增速和全域旅游人次增速两大指标始终处于全省前列。

(二)全力护航“迎亚运”相关工作,精益求精确保万无一失。承担迎亚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牵头推进全市迎亚运各项工作。一是统筹推进三大提升行动。研究制定三大提升行动“1+1+3”工作架构,建立完善研判调度、协同推进、舆论引导、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制定三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形成“专班统筹、部门联动、市县一体”推进格局。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打造,城乡风貌大幅提升,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文明新风持续升温,我市三大提升工作多次获得省考评组肯定,并在全省考核中获得最高等次“好”的评价。二是圆满完成火炬传递活动。围绕“一条路线、两个仪式、五项重点”125工作部署,系统推进亚运会火炬传递舟山站各项工作。以“潮涌大东海,舟山向未来”为主题选定“沈家门百年渔港到新城市民广场”火炬传递路线,做好火炬手选拔培训、仪式展演、线路周边环境整治、运行保障、新闻宣传等工作,全方位对外展示我市“海上花园城 自由贸易港”的大美场景,受到胡伟副省长“精彩之上零差错”的充分肯定。三是精心创排开幕式活动展演。以舟山锣鼓为雏形,精心创排集舟山渔歌、舟山锣鼓、摇橹舞蹈为一体的《扬帆起航 鼓舞大海》,将传统文化和时尚元素结合,展现了舟山人民聚焦海洋、深耕海洋、向海图强的时代精神,精彩亮相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

(三)深度落实“一大一小”计划,夯实文旅体产业发展基底。一是“星辰大海”计划提质文旅产业发展。制定印发《舟山市城市海岸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体策划》,制定2023年“星辰大海”计划重点任务、重点项目“两张清单”,首批启动的四条示范段共谋划项目113个(其中重点项目37个)。其中,定海湾滨海段做足“廊+”文章,融入文化元素打造Lime快闪艺术融合空间等文旅融合新载体;普陀自在莲洋北段标志性项目“那云·星辰大海上的天空之城”取得一期用地,实现当年开工;新城十里海街段加快城市滨海夜经济建设,成功培育舟山海鲜烧烤夜市;朱家尖黄金海岸段依托优越自然环境,成功打造冲浪主题公园等新业态项目。成功举办政银企对接会、上海招商推介会等配套活动,通过第七届中国文旅大消费年度峰会、第六届中国文旅产业年会、省文旅投融资大会等重要会议和平台专题推介“星辰大海”计划,“星辰大海”计划荣获龙雀奖·年度最佳目的地招商引资示范单位(项目)。二是“小岛你好”行动助推海岛公园建设。牵头编制发布《“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概念性规划》,成功举办“小岛你好”公共建筑与艺术装置设计国际大赛。按照“一岛一主题”发展构想实施“3+3”海岛公园主题IP打造,推出海岛公园“跳岛游”交旅融合产品,不断提升美丽海岛风貌、推进陆岛协同发展。实现海岛公园推广联盟秘书处落户舟山,积极发挥秘书处宣传推广作用,策划举办“招商伊顿号”首航仪式、十大海岛公园2023长三角文旅惠民市集活动、“诗画浙江 海上花园”十大海岛公园走进长三角推广活动等,充分展示十大海岛公园建设成果。三是全链招引理念拓展文旅项目版图。研究文旅招商全年计划,加强与第三方招商平台的联系合作,“走出去+引进来”结合拓展招商渠道。先后赴深圳、上海、珠海、海南等地对接招引,举办多场招商对接会;邀请复兴文旅、裸心集团、祥源集团等文旅头部企业到舟考察,与招商局邮轮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四)持续打造“海洋文化长廊”,擦亮舟山海洋文化底色。一是深入推进海洋文明探源工程。推动文物考古联动平台建设,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设立“浙江海洋考古舟山工作站”,成立“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文博教学实践基地”。深化海洋考古调查,完成全市历代海防遗址、宋韵文化遗址、金塘区域史前遗址、六横双屿港等考古调查和定海东大街地块、岱山姚家湾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落实土地储备考古前置规定,做好土地储备出让(划拨)考古调查审核80余处。强化文物保护工作,高规格召开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完成2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编制工作,实施普陀山文化景观之兴善堂、文昌阁、临城吴家大院等修缮保护工程,蚂蚁岛红色教育基地荣获全国首届古村古镇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嵊泗花鸟灯塔原灯塔长刘生龙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最美文物守望者。加强非遗载体建设,7个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2家非遗工坊入选省级非遗工坊,新增省级文保单位3处;新公布市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0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3家、非遗工坊13家、传统工艺工作站2家和非遗体验点9家。二是深入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做好“文化遗产+”文章,组建舟山文博研究中心,建成嵊泗黄家台考古遗址公园,新增乡村博物馆10家,完成首批76个文化基因解码成果复核、定海海防文化第一批文化标识建设创新培育项目验收。省、市、县联动打造“跟着考古去旅行”研学游活动品牌,推出“走读昌国——跟着考古(博物馆)去旅游”主题线路4条,开展少年非遗说、三进·四季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18“爱Shang博物馆”文博周、舟山“贺郎调”大赛、戏曲进校园等活动,推出“舟山文博·有意思”微信视频号15期,岱山县入选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截至目前,全市举办各类临展56个,研发博物馆文创产品30多款,原创展“海上茶乡——舟山茶文化特展”荣获第十七届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推介活动优秀奖,“养廉·青瓷茶具五件套”获第二届全国文化创意产品终评推介文创产品。三是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实施文艺创作攀峰计划,优化提升以普及培训、发掘骨干、鼓励创作为核心的群文创作机制,组织全市群文业务干部创作培训、采风6期。截至目前,我市在长三角原创流行歌曲大赛中斩获6金,在全省创作类群文大赛中斩获5金,30多件静态作品入选省级及以上展览;10地入选浙江第二批美育村(社区),2地入选第三批浙江文艺创作采风基地。新老戏剧融合创新,打造“春树暮云”“仲夏夜之梦”演出季,成功举办第八届舟山群岛新区戏曲节,复排《观世音》《双狮宝图》《碧玉簪》等经典剧目,完成《浪尖上的蚂蚁岛》巡演14场次。实施《岛与》杂志提升计划,2023年已出版《岛与》杂志3期及中英文精选集,合作喜马拉雅打造有声书,设立音频专辑。四是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工程。实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探索,完成调研和行动方案编制。推进场馆服务大提升,制定出台《舟山市城市书房管理办法》,全年新增文化驿站5个、岛与书房7个,全市县级以上文化馆均达到幸福文化馆标准,县级以上图书馆均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图书馆获评省优秀社科普及基地,14家旅游驿站获省文化和旅游厅统一命名,其中一级站3家。加快海洋文化设施建设,普陀朱仁民艺术馆、岱山安澜阁正式开馆,舟山美术馆竣工验收。组织举办“阿拉过节嘞”系列活动7场,实施“千岛千讲”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截至目前共计开展“百姓艺术课堂”“周末艺术课堂”“村社美育课堂”“离岛暖心课堂”四大公益课程1420余课时,“三送一走”文化惠民志愿服务4150余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046场次,以“海岛文艺轻骑兵”形式赴刺山岛等偏远海岛演出21场;培育“星辰大海 阅见未来”全民阅读主题活动品牌,全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330余场次,以“馆校联动”形式新建“学海书舟”学校图书馆分馆2家。组建舟山市“浙里文化圈”通联中心,推送演出、展览、讲座等活动信息8.9万场次,参与群众3098万人次,运维品质系数排名全省第一;做好“浙里文化圈”宣传推广,覆盖率排名全省第四。全面推进文化保障卡试点扩面,实现县(区)全覆盖。    

(五)探索推进“三城”建设,焕发文广旅体市场创新活力。一是“海上音乐之城”建设实现破圈传播。出台《“海上音乐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与浙江音乐学院建立校地合作机制,培育“星空下的音乐会”音乐品牌,举办东海音乐节、浙音室内管弦乐团专场音乐会、银河列车音乐节、“有粉就浪”音乐节以及“嗨歌吧”“跟着音乐去露营”系列活动,其中银河列车音乐节全网曝光超5000万,#舟山海岛音乐露营才是露营天花板# 登上全国微博热搜榜,实现传播破圈。实施“文艺赋美”工程,举办“文艺赋美·海岛艺术时光”集中开唱暨海上音乐之城建设启动仪式,首批遴选12个特色演出点位,成功打造流动的艺术风景线。二是“海岛赛事之城”建设深化体旅融合。打造“山海沙”三大赛事体系,结合海洋海岛资源成功举办1390海岛越野赛、环舟山自行车骑游大会、斯巴达勇士赛舟山站、全国沙滩足球赛、全国海钓精英赛、帆船跳岛拉力赛、舟山群岛马拉松等特色精品赛事,有力推动体旅融合。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工程,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完成舟山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体育工作调研及行动方案编制,出台《舟山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导则(试行)》《舟山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年完成改造或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面积3.57万平方米,完成新建省级基层体育设施建设19项、“环浙步道”60公里、市级基层体育设施建设10项。营造“全民健身 共享亚运”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330余项,参与8.2万人次。以“4+X”形式推进“YUE动千岛”全民健身惠民工程,全面推行基层体育委员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体质监测、健康指导工作,持续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全年举办科学健身大讲堂26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复训9期。加强竞技体育工作,实施“尖峰计划”,完成市少体校摔跤馆改建、东港中学跳高馆建设,全省首个风筝板项目训练基地落户岱山。深化“1+4+X”模式拓展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科学布局2023-2026周期竞技项目市队县办、市队校办和社会力量办项目12个,市少体校获评2021—2024周期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所中小学获评2022—2025周期浙江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年向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3名。今年我市运动员参加省级各类比赛获得奖牌73枚,其中金牌28枚;参加全国比赛共获7金2银5铜,其中饶欣雨获得女子800米全国锦标赛和冠军赛2块金牌,并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取得第4名,创造了舟山籍运动员参加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历史。三是“海上影视之城”建设成效初显。草拟《舟山市“海上影视之城”建设实施方案》《舟山市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新增4名舟山籍审片专家,《盗梦者》等3部网络影视作品通过立项审核。积极培育影视基地,海缘影视基地和白沙岛影视取景基地列入省第二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园区)培育对象,引进华品影视(舟山)有限公司等影视企业6家,招引院线电影《怒海营救》、网剧《大江大河3》、综艺节目《梦想改造家》等影视及综艺项目在舟拍摄超过40个,目前已拍摄完成11个,拉动消费超3000万元。在舟拍摄影视项目市场效应凸显,2022年在舟拍摄院线电影《请别相信她》票房超5200万;全程在舟取景网剧《消失的痕迹》热度创爱奇艺平台分账网剧新高。

(六)成功举办“国际海岛旅游大会”,谱写海岛旅游新篇章。10月12-14日在舟山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2023年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组织海岛文旅产业恳谈会、“舟山味道”舟山推介会、开幕式、主论坛、“重塑海洋文旅产业链,创新海洋经济新十年”分论坛、“领潮·创新·破界”分论坛、“岛屿与海洋文明”学术研讨会等七大主体活动,配套第十七届海洋文化研讨暨“一带一路”公共图书馆学术交流会议、冲浪&陆冲滑板公开赛、精品海岛考察等15项“欢乐东海 激情九月”活动,共计邀请17个国家和地区、19个代表团的58位外宾,9个国内沿海城市代表以及194位文旅核心产业嘉宾等共计约500名嘉宾参会,大会发布了《2023世界海岛旅游产业创新报告》,全省十大海岛公园的14个重大文旅项目在会上签约,涉及总投资83.5亿元。大会期间超200家国内外媒体持续跟踪报道,多维度传播数据破1.87亿。

三、坚持优化提升路径,在提质增效优服务上勇作为

(一)载体能级稳步提升。一是推进旅游环境提升。强化假日应急调度机制,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建立横向串联市直成员单位,纵向贯通属地的“1+2+4”应急调度工作指挥体系,即市级应急调度指挥部+交警、普朱两分中心+四县(区)指挥中心,下设交通治堵、投诉和舆情处置、志愿服务、市场秩序管理、督查检查五个专项工作组,立体式、全方位、扁平化统筹调度全市资源力量,确保假日旅游市场平稳有序。开展旅游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印发《舟山市旅游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开展交通环境、住宿环境、餐饮环境、购物环境、社会治理五大专项行动,梳理工作任务40项,分集中整治、巩固提升两个阶段推进,目前集中整治阶段17项任务全部落实到位,巩固提升阶段23项任务持续推进中。二是推进景区品质提升。南沙景区创建4A级景区完成省级验收,花鸟岛、南洞艺谷景区通过4A级景区复评,完成全市3A级(含)以上景区年度复核工作。推进马岙村、黄杨尖村、花鸟村金3A级景区村培育,定海区成功入选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培育定海远洋渔业小镇、沈家门渔港小镇、滑泥公园、东海五渔村、大青山景区创建浙江省智慧景区。根据“五精”要求推进微改精提工作,完成示范点创建81个。三是推进旅游饭店品质提升。组织开展旅游饭店创建评优,舟旅南苑海上丝绸之路酒店创成“金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成为全市首家“三金”饭店;息耒小庄通过四星级饭店复核;嵊泗开元名庭创成“银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普陀桃花苑酒店创成“银桂级”品质饭店。建立旅游饭店价格报备机制,强化对旅游饭店住宿价格的统筹监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全市旅游餐饮服务安全协作机制,发布餐饮企业“红黑榜”名录2期。四是推进旅行社及导游管理工作。推进品质导游百人计划,开展第二批品质导游认定,策划推出“共赴星辰大海,遇见美丽群岛——品质导游说舟山”9期专题推文和视频,编制“高导说非遗”书籍;加快“舟导好游”应用建设,组织全市233家旅行社上线运营。完成6家品质旅行社复核和1家旅行社创三星评审以及旅行社“引客入浙”“引客入舟”奖补工作。

(二)品牌培育一体推进。一是推动“百县千碗·舟山味道”餐饮品牌打造。健全“舟山味道”菜品标准体系,组织参加各类交流比选活动,“舟山味道”菜品荣获浙菜经典金牌奖、创新奖、传承奖等省级奖项7个,50道菜品入选全省千道精品菜名录,舟山海鲜面入选全省“十佳面条”,秘制烤带鱼等3道菜品入选全省“海水类十佳菜”。推进“舟山味道”走出海岛,“沈家门夜排档”入驻杭州“百县千碗”美食小镇,嵊泗“百年渔场”海鲜面馆亮相杭州萧山机场。二是推动“岛居舟山”民宿品牌打造。围绕“岛居舟山”海岛精品民宿培育,开展最美民宿颁奖典礼暨分享活动、精品民宿品质提升培训班、民宿短视频大赛等,进一步推动全市海岛民宿品质提升,全市105家民宿入选“浙韵千宿”培育名单。培育普陀区虾峙镇河泥槽村、嵊泗县五龙乡会城村创建星级海岛精品民宿聚落。三是推动“舟山心意”文创品牌打造。加强特色文创产品研发,全年设计研发文创产品35件,普陀山胜境全图折叠氛围灯获2023“浙派好礼”特色旅游商品金奖,多款自研产品入选“2023浙江特色伴手礼”“2023年舟山特色伴手礼”。完成两个线下店落地运营及两个线上店搭建,全年组织“舟山心意”营销体验活动20余场,入驻文创企业19家、产品235件。四是推动“一舟好戏”演艺品牌打造。制定“一舟好戏·岛城文化菜单”编制运行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做好活动信息归集、图文推介和推文发布等工作,目前已发布推文10篇,点击量超4.2万人次。我市81个项目入选“浙里演绎”品牌,其中旅游演艺项目7个、驻场演艺项目6个、主题文艺活动68个。五是推动“潮生海市”市集品牌打造。开展各类融文化体验、节庆民俗、旅游消费、品牌展会于一体的主题性文旅集市,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市集活动106场。培育沈家门渔港小镇特色街区创建省级第三批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

(三)行业管理持续完善。一是推进行业标准规范工作。牵头制订海岛休闲露营地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乡村旅游运营团队服务评价规范,参与海岛绿色民宿等标准制订工作,成功举办2023第二届甬舟文旅标准化区域协同发展论坛活动。组织召开全市文广旅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指导行业协会换届工作,推进市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升级为一级社团组织。二是推进审批服务工作。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文旅企业开办一类事”和“民宿行业增值服务一类事”入选全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第一批清单。推行营业性搭台演出容缺受理,实行内资投资旅行社设立告知承诺制,全市21家广电企业通过无感智办顺利换发新证。三是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制定2023年度宾馆酒店行业垃圾分类(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消费用品)工作方案,委托第三方开展季度测评,发布季度通报2期。开展饭店垃圾分类、一次性用品、文明用餐、公筷公勺、抵制浪费、创卫限塑等落实情况检查。加强行业信用建设,海中洲大酒店、精武体育获评2023年全市诚信单位,开展景区、酒店民宿、图书馆等主体信用舟山平台入驻工作。四是推进“双减”工作。联合教育局制定《关于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好非学科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外服务的遴选和首批非学科类“白名单”汇总发布,推进文化艺术类和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改和预收费资金监管风险专项整治,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安全责任清单,累计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实地检查30余次。五是推进文旅数字化改革。完善浙江海岛公园大数据应用系统(一期)数据治理与应用,持续监测15个主题近50个数据源,建立各类处理工作流48条近200个任务节点,有效提升假日监测效率。持续做好“舟游列岛”日常运营,探索小程序端“惠民季”板块集成。配合做好“游浙里”应用贯通运营,推动完成A级景区、等级民宿、百县千碗体验店等文旅企业全部入驻。会同市人社局建立文旅领域社保卡“一卡通”常态化运行监管机制,完成全市8家全民健身房社保卡“一卡通”应用技术改造。 

(四)市场营销有声有色。一是打造全媒体营销矩阵。制作“舟游列岛 遇见最好的你”文旅宣传画册及《极致舟山》宣传片,在杭州地铁、宁波公交、普陀山机场等多处投放“舟游列岛”系列宣传广告。推出15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舟游列岛·大美春光在路上”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两微一抖一视频”为基统筹全市文广旅体融媒体资源,舟山群岛旅游微信公众号总阅读量达77万余次,新增粉丝数1.3万余人;舟山群岛旅游微信视频号总播放量达84万余次;舟山群岛旅游抖音号总播放量达544万余次,原创内容多次进入抖音官方热榜;舟山市文广旅体局官方微博总阅读量达3902万次,稳居政务微博舟山榜榜首,荣获首届市级“网络文明号”。二是做热重点事件营销。策划举办“喜迎亚运 舟山欢迎你”、“喜迎亚运 舟游列岛”小岛体验官、“金秋有你 嗨翻浙里”、“乐在旅途•舟游列岛”音乐会、海岛生活节、旅游惠民季等活动,其中,#央视乐在旅途#舟山站全网话题实现2000万传播量,“2023海岛生活节”累计总曝光量超5500万次,“喜迎亚运 舟游列岛”小岛体验官活动多维热度传播曝光超9000万次;“喜迎亚运 舟山欢迎你”汇集景区、酒店、餐饮折扣推出舟山文旅消费“福”卡,申领超5万人,抖音“福”卡传播视频播放量超100万,实现亚运营销助力舟山文旅宣传破圈。三是做好重点客源市场推介。深耕长三角客源市场大本营,拓展粤、鄂、吉、渝等新兴客源市场,在上海、广州、武汉、郑州、芜湖、合肥、重庆等地举办文旅推介活动。开展与对口地区的旅游合作,赴四川达州开展文旅推介活动,谋划推出“精品线路互推、两地客流互送、旅游资源互享”等一系列合作举措。

(五)安全监管有力有序。一是强化市场监管。以“亚运护航、平安文旅”百日行动、四季战役等统筹文旅市场监管,着力打击市场乱象、非法出版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市场平稳有序。不断探索剧本娱乐场所、电竞酒店等新业态监管,推动《文化娱乐活动内容自审规范》《剧本娱乐活动适龄提示指引(试行)》等行业规范落地,强化行业主体责任。二是夯实安全生产。坚持把安全生产与市场经营秩序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落实安全隐患抄告制度和隐患整改回头看检查,确保各类安全隐患根治到位。完善文物安全联防联动机制,出台《建立普陀山宗教活动场所文物保护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实施方案》《建立文物保护领域公益保护协作机制》,完成嵊泗花鸟灯塔安防工程,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不可移动文物监测项目,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覆盖率达100%。三是加强广电行业安全。迭代升级市本级应急广播平台,我市应急广播建设任务完成率在全省名列前茅。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安全传输、网络安全和设施安全保障工作,2023年各重要保障期和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实现零事故、零事件。持续推进全市非法地面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