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8009005019/2023-191897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12-13
工作计划与总结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12-13 11:04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力中心工作,高质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和亚运会筹办。一是奋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成立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组建专班办公室及3 个工作组,建立“三体系两机制”,对标省专班制定五年实施意见和2023年工作要点,有序推进工作开展。上半年全市重大文旅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94.8%,排名全省第2;文旅市场主体增速17.3%,排名全省第10;旅游总收入增速60.2%,排名全省第2;全域旅游人次增速36.3%,排名全省第3。二季度工程星级评定为四星级。二是加快推进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截至6月底,市民生实事10项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已全部提前完工;省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全部在80%以上,其中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已全部提前完工。三是全力保障杭州亚运会筹办。统筹推进三大提升行动,组织调度相关会议8次。推进亚运火炬传递工作,完成路线设计、火炬手选拔等。
(二)聚力产业赋能,高质量推进“一大一小”两大工程。一是重点实施“星辰大海”计划。制定2023年任务、项目“两张清单”,七条示范段共谋划年度投资32亿元,成功举办政银企对接会、上海招商推介会等配套活动400余场, “星辰大海”计划荣获龙雀奖·年度最佳目的地招商引资示范单位(项目)。二是着力助推“小岛你好”行动。牵头编制《“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概念性规划》,组织开展“小岛你好”公共建筑和艺术装置国际设计大赛。三是深度开展海岛公园建设。成功承办浙江十大海岛公园推广联盟成立大会,联盟秘书处落户舟山,有序推进“九个一”工作。
(三)聚力文化赋能,高质量推进“海洋文化长廊”建设。一是深入推进海洋文明探源工程。实施金塘区域史前遗址联合考古调查等,出台《建立普陀山宗教活动场所文物保护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实施方案》《建立文物保护领域公益保护协作机制》,贺郎调等7个项目入选省非遗名录,普陀船模、倭井潭硬糕入选省非遗工坊,一人获全国最美文物守望者,岱山县入选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二是深入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组建舟山文博研究中心,开展5·18“爱Shang博物馆”文博周、舟山“贺郎调”大赛等,推出文博主题旅游线路4条,“海上茶乡—舟山茶文化特展”获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推介活动优秀奖,“养廉·青瓷茶具五件套”获全国文化创意产品终评推介文创产品,蚂蚁岛红色教育基地被评为第一届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优秀案例。三是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开展文艺创作作品展演,在长三角原创流行歌曲大赛中获3金1银,完成《浪尖上的蚂蚁岛》巡演,实施《岛与》杂志提升计划。四是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组建浙里文化圈通联中心,开展“阿拉过节嘞”“千岛千讲”等活动,上半年开展“三送一走”2789场次,定海美之声合唱团获全国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四)聚力融合赋能,高质量推进“三城”建设。一是打造“海上音乐之城”。出台《“海上音乐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举办室内管弦乐团专场音乐会、银河列车音乐节、跟着音乐去露营等活动。全面实施文艺赋美工程,出台《关于实施“文艺星火赋美”工程 打造“海岛文e家”公共文化品牌的实施方案》,上半年累计开展各类文艺赋美演出3000余场。二是打造“海岛赛事之城”。成功举办1390海岛越野赛、环舟山自行车骑游大会、第三届中国风筝板巡回赛(岱山站)等精品赛事,上半年共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180余项。出台舟山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导则和三年行动计划,举办舟山市全民健身月暨“YUE动舟山”全民健身公益活动、第六届全民体育生活节、美丽舟山千里行等,全省首个风筝帆板项目训练基地落户岱山,上半年体彩累计销售2.66亿元。三是打造“海上影视之城”。培育海缘、白沙岛影视基地,建立11名审片专家队伍,引进影视企业5家,在舟拍摄影视剧6部。
(五)聚力优化提升,高质量推进文广旅体工作提质增效。一是行业管理稳步提升。定海区入选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完成“引客入浙”205万元与“引客入舟”42万元省市奖补申报审核,认定第二批舟山市品质导游,推进审批服务和“双减”工作。二是数字化改革持续推进。完善浙江海岛公园大数据应用系统(一期)数据治理与应用,持续做好“舟游列岛”运营,推进“舟导好游”建设,配合做好“游浙里”应用贯通。三是宣传推介有声有色。联动县(区)举办芜湖、合肥两地文旅推介活动,“福在舟山”旅游惠民季带动文旅消费超41亿元,2023海岛生活节总曝光超5500万次,实现传播破圈。四是品牌培育卓有成效。培育“舟游列岛”文旅品牌,“舟山味道”7道菜获省级奖项,50道菜入选省千道精品菜名录;“岛居舟山”105家民宿入选“浙韵千宿”培育名单;“舟山心意”获“浙派好礼”文创产品评选大赛一金三银两铜;“一舟好戏”做好岛城文化菜单;“潮生海市”举办主题市集活动52场。五是市场监管有力有序。全面部署“亚运护航、春季行动”等文旅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共计出动检查3373人次,检查1594家次,行政处罚立案调查20件。积极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加强广电安全播出日常监管监测。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项目引领,推进“星辰大海”计划和“小岛你好”行动。一是加快推进“星辰大海”计划。加快推进原4条示范段标志性项目谋划与建设,高效推进新启动3条示范段重大项目精准招引。二是助力推进“小岛你好”行动。完成“小岛你好”公共建筑和艺术装置国际设计大赛,指导嵊泗作为首届海岛公园推广联盟轮值单位开展“九个一”工作。三是办好国际海岛旅游大会。
(二)文化塑魂,推进“海洋文化长廊”打造。一是深化文化共传。梳理全市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清单,出台《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完成2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编制工作。二是推动精品共创。争取在省级群文赛事中获得金奖5个,推进《岛与》杂志提升。三是夯实文化共享。完成嵊泗县图书馆和定海城东街道文化站等级提升,持续举办“阿拉过中秋嘞!”“第二届全民艺术节”“千岛千讲”等群文品牌活动。
(三)多元拓展,推进“音乐之城、赛事之城、影视之城”建设。一是继续推进“海上音乐之城”建设。谋划“星空下的音乐会——秋乐季”活动,继续开展“文艺赋美”演出,确保量质并举。二是继续推进“海岛赛事之城”建设。举办舟山群岛马拉松、斯巴达勇士赛、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等赛事活动,牵头做好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及舟山火炬传递工作。力争全年活动达到400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1平方米,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4.3%。三是继续推进“海上影视之城”建设。构建全新的舟山影视服务体系,全年引进企业5家以上、剧组10个以上。
(四)改革创新,推进文广旅体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一是重点推进数字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浙江海岛公园智能调控应用”建设方案,持续推进“舟游列岛”系列文旅服务多元共建。二是着力增强城市宣传。紧抓亚运契机,转化亚运流量成为宣传海岛旅游的突破口,增强“舟游列岛”品牌传播力。三是优化提升行业品质。开展全市饭店餐饮服务技能大比武,办好品质导游分享会,指导东沙古渔镇、大青山开展4A级景区创建。落实“舟山味道”提鲜计划十大工程,实施“岛居舟山”最美民宿、星级海岛民宿聚落评定,线上线下联动打造“舟山心意”,高品质推出“一舟好戏·岛城文化菜单”,继续做好“潮生海市”市集开展工作。四是全力保障市场安全。加强市场监测和假日旅游,强化市场乱象治理,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提升文旅领域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市场执法,持续推进“暑期整治”“护航亚运百日攻坚”“秋冬会战”等专项执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