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8009005005/2023-190596
市科学技术局
2023-11-17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11-17 10:45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科学技术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科学技术局
市发改委:
陈康翔、俞文苗委员提出的《加快发展“蓝碳”经济 高质量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收悉。根据办理工作责任分解要求,明确由我局协助办理此提案。经研究,并充分沟通,现将协办意见函复如下:
一、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加快“舟山市普陀区深蓝渔业科技研发中心”“新材料船舶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用。二是加大东海实验室建设支持力度,充分借助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二所等专业科研力量,推动其与之江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在蓝碳研究领域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在海洋负排放、海洋碳汇形成机制、海洋碳汇计量监测、海洋碳汇核算评估等领域的研究能力。三是依托我市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持续加强科研院所的对接招引力度,力争新招引一批创新平台落地我市,为我市蓝碳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平台支撑,积蓄发展势能,推动蓝碳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重大技术攻关。我市高度重视蓝碳经济发展,持续挖掘海洋碳汇能力,围绕碳汇渔业等蓝碳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科技支撑力度。2022年我市累计组织实施“双碳”领域市级及以上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项,包括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聚碳酸酯解聚技术研发和工业化示范”“卡脖子”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东海实验室的“微生物驱动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碳增汇机制研究”等研究项目,给予各级财政经费补贴超1400万元。下一步我市将持续聚焦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争取在绿色石化、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海洋生态碳汇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大海洋碳汇机制与能力的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整合海洋生物、海洋生态、遥感、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科研力量,不断完善海洋碳汇基础理论,建立蓝碳分类核算标准体系,评估蓝碳储量和排放的综合方法,为后续开展蓝碳交易、制定政策措施提供科学支撑。
三、推进成果转化应用。一是聚焦红树林生态系统培育,加快推进移植及抗寒等重点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二是聚焦海草类生态系统巩固提升,加快高碳汇大型海藻物种筛选、海藻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海藻移植及高效养护技术、非礁石区海藻场藻礁构建技术等重点技术转化应用。三是聚焦碳汇渔业提质扩面,研发并应用基于养殖容量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碳汇扩增技术,突破深水优质高效养殖技术体系及工程装备科技。
四、强化专家人才引育。持续开展“舟创未来”海纳计划等有关人才工程和引智活动,同时加快推进浙江省舟山人才创业园建设,深入推进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建设,聚力引进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的海洋渔业固碳等蓝碳领域科技领军人才。
五、强化企业培育支持。牢固树立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意识,坚持抓好科创企业源头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科技领军企业遴选培育等工作,从人才、技术、成果等方面对标评选要求,补齐企业创新短板,促进企业融通创新,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蓝碳研究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培育蓝碳示范企业,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上意见,供你们在正式答复委员时参考。
舟山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4月10日
(联系人:梁云,联系电话:2280775)
抄送: | 市政府办公室。 | ||
舟山市科学技术局办公室 | 2023年4月10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