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8009005001/2022-137981
舟政办发〔2022〕24号
市政府办公室
2022-05-24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市府办文件
有效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05-31 10:11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舟山市2022年治水治污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24日
舟山市2022年治水治污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决策部署,持续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擦亮我市生态底色,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扎实推进城乡共富同舟共享,全力助推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时代美丽浙江建设的决策部署和《浙江省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精神,实干争先、跨越发展,坚持以水环境质量高位持续提升为主题,以项目化建设为抓手,以数字化改革和整体智治理念推动“五水共智”,全面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增添舟山靓丽水色彩,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底,水环境质量全面巩固提升,水生态健康有效改善,确保临城河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水十条”考核要求,6个省控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83.3%,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巩固,城乡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行动。
全面落实《浙江省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推行《浙江省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个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86个生活小区、8个乡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5个标杆样板镇(街道)创建。定海区、普陀区、新城管委会、普朱管委会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对2018-2021年已建成的县(区)、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开展全面排查,完成提质扩面的排查、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具体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见附件,下同。)
(二)深化水环境质量提升行动。
迭代升级“美丽河湖”建设,高质量建设省级美丽河湖2条、水美乡镇2个,完成中小河流综合治理4公里。全面落实断面水质达标任务,实现县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5条问题河道整治。深入开展找短板寻盲区查漏洞挖死角专项行动,落实整治方案,巩固治理成果。深化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完成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15公里。
(三)全力保障饮用水安全。
深化饮用水水质保障,完成6个县级水源地保护区勘界定标和7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快推动“千吨万人”及其他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础情况调查、保护区划定。实施舟山本岛水源提升利用综合工程,完成农饮水农村供水管网改造80公里。科学实施引水工程。
(四)有效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
深入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持续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补齐管网基础设施短板,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9万吨/日,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0公里。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和标准化运维,新建改造开工25个、标准化运维442个,实现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2.64%、出水水质达标率达到86.72%。
(五)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开展“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完成农作物取土测土250个,推广配方肥和按方施肥量0.4万吨/年,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3万亩。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1条。深入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创建“肥药两制”改革示范性农资店5家、试点主体80家,完成定海区省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加快养殖场粪污治理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推广水产养殖尾水治理,30亩以上规模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全覆盖,完成普陀区、岱山县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
(六)深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强化入海排污口监管,持续推进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控制,严控陆源污染入海,完成59个重点入海排口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强化船舶污染物接收、转移和处置,持续深化船舶水污染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船舶水污染物违法排放行为。开展美丽海湾建设和蓝色海湾整治,科学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七)加强防洪排涝节水工程建设。
新开工海塘安澜千亿工程46公里,加固病险水库6座,新(改)建水文测站25座,整治山塘7座,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平方公里。新建雨水管网10公里,提标改造雨水管网3127米、雨污分流管网10公里、清淤排水管网1000公里,增加应急设备能力0.1万立方米/小时。新开工11项、完工20项内涝治理工程,实施定海城区、普陀城区13个易涝积水点治理工程。创建完成节水标杆酒店2个、节水标杆校园2个、节水标杆小区3个、节水标杆企业8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率达到100%。新(改)建供水管网40公里,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15%。
(八)健全河(湖)湾(滩)长制。
规范河(湖)长制体系和制度建设,研究出台《舟山市河(湖)长制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履职评估与考核机制。探索实施以河(湖)、湾(滩)长制为核心的流域联动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实施全市重点河道水质走航监测和清海净滩巡护监管。大力推广“绿水币”制度,推进民间河长及河湖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拓展社会治水力量。
(九)深化环境污染整治。
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海洋督查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化环境污染整治。加快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闭环管理,推进危险废物与工业废物资源化处理处置项目建设,完成舟山市污泥处置项目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实施工业园区环境污染智能管控和全市8个省控以上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的电子围栏试点建设。
(十)推广“五水共智”数字化建设。
全面推进治水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治水建设和应用覆盖所有县(区),并取得实效。根据省级部署,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数字化全过程动态监管系统、“生态环境问题发现·督察在线”“五水共治”专栏应用场景的上线应用。推广实施智慧河湖湾滩管护应用场景建设,基本构建多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统一管理、统一决策指挥的治水大脑平台,构建风险预警、问题发现、处理处置闭环管理系统。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部署。提升“五水共治”思想认识,加强治水机构和队伍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治水干部,保持治水队伍稳定。进一步发挥各级治水办牵头抓总职能,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构建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共振的工作格局。
(二)抓好组织落实。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抓好治水治污各项工作的细化落实,牵头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指导协调、推进落实等工作;责任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要求,制定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按时有序抓好组织落实;治水办负责统筹谋划、综合协调、任务分解、定期评估、督办考核等工作。
(三)加强要素保障。加大对“五水共治”碧水行动重点任务、重点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国企平台、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创新和推广第三方治理新模式。在科技保障上,积极推广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适用技术,加大无人船、无人机等智慧化巡河监管手段应用,提升巡河效能。
(四)加强督导考核。进一步完善问题发现、督查督办、整改落实、成效评估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开展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断面水质达标、问题河道整治等为重点的综合督导帮扶和“三不、三直、三导向”的综合性督查。将治水治污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县(区)、功能区和市(新区)直属有关单位年度综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优化考核办法。
(五)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公众广泛关注治水治污工作。积极引导各类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治水治污活动。加强信息公开,拓宽公众参与平台,畅通监督渠道,营造公众能治水、爱治水、乐治水的浓厚氛围。
附件:2022年度治水治污工作重点项目清单
附件
2022年度治水治污工作重点项目清单
(治水治污共82个项目,总投资37.17亿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及形象进度年度目标 | 年度投资 (万元)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1 | 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行动 | 完成干览远洋渔业基地标杆示范园区创建。 | 1028 | 市生态环境局 | 市远洋渔业集团、定海区政府 |
2 | 完成沈家门海洋生物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 1000 | 普陀区政府 | ||
3 | 完成27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 2700 | 市治水办 | 定海区政府 | |
4 | 完成35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 1500 | 普陀区政府 | ||
5 | 完成24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 1000 | 新城管委会 | ||
6 | 完成昌国街道、环南街道、城东街道、干览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 7800 | 定海区政府 | ||
7 | 完成干览镇“污水零直排区”标杆样板镇创建。 | 600 | |||
8 | 完成东港街道、沈家门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 5600 | 普陀区政府 | ||
9 | 完成东港街道“污水零直排区”标杆样板镇(街道)创建。 | — | |||
10 | 完成长涂镇“污水零直排区”标杆样板镇创建。 | 500 | 岱山县政府 | ||
11 | 完成菜园镇“污水零直排区”标杆样板镇创建。 | 6500 | 嵊泗县政府 | ||
12 | 完成千岛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 2000 | 新城管委会 | ||
13 | 完成朱家尖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 1500 | 普朱管委会 | ||
14 | 完成普陀山镇“污水零直排区”标杆样板镇创建。 | 1500 | |||
15 | 实施东沙工业基地兴业路西端雨污水管网工程。 | 100 | 岱山县政府 | ||
16 | 深化水环境质量提升行动 | 创建长涂长西河道水系、岱南标准河道省级“美丽河湖”。 | 80 | 市水利局 | 岱山县政府 |
17 | 建设水美乡镇2个。 | 40 | 定海区政府 | ||
18 | 实施普陀区舟山群岛水系六横岛中小流域(双塘片)综合治理工程、普陀区城西区域水系整治项目,完成2.5公里。 | 2000 | 普陀区政府 | ||
19 | 实施定海区舟山群岛水系(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二期)(续建)----金塘穆岙片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1.5公里。 | 1500 | 定海区政府 | ||
20 | 完成6个地表水环境质量国控、省控监测断面(点位) 水质走航和一源一策报告编制。 | 150 | 市生态环境局 | 定海区政府 | |
21 | 继续实施定海城关河(德行桥)省控断面水质达标整治。 | 500 | 市治水办 | 定海区政府 | |
22 | 实施解放河治理。(对海山桥旁暗渠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 4800 | |||
23 | 实施大洋岙支河治理。 | 290 | |||
24 | 继续实施晒盐塘环塘河整治。 | 100 | |||
25 | 完成荷花河、勾山河水质提升综合治理。 | — | 新城管委会 | ||
26 | 开展重点河湖健康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 120 | 相关市级单位、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27 | 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15公里,其中定海2公里、普陀4公里、岱山9公里。 | 8000 | 市生态环境局 | 相关县(区)政府 | |
28 | 完成岱西夏家河道、长涂镇长东支河、衢山镇里太平河等3条河道水环境提升和东沙镇戊辰河等“美丽小池塘”打造。 | 1250 | 市治水办 | 岱山县政府 | |
29 | 全力保障 饮用水安全 | 完成6个县级水源地的9个水库保护区勘界定标。 | 260 | 市生态环境局 | 各县(区)政府、新城管委会 |
30 | 完成岑港水库、陈岙水库等7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站房及配套设施建设。 | 210 | |||
31 | 实施舟山本岛水源提升利用综合工程-岛北输水管道提升工程及长春岭(团结)水库输水管道提升工程,新建管网4.3公里。 | 3800 | 市水利局 | 市水务集团 | |
32 | 完成农饮水农村供水管网改造80公里。 | 6000 | 相关县(区)政府 | ||
33 | 完成岱山北部水厂场地平整,主体构筑物基础处理施工。 | 4000 | 岱山县政府 | ||
34 | 完成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陆上管道建设。 | 1000 | 嵊泗县政府 | ||
35 | 完成菜园镇海水淡化厂主体建设工程。 | 12000 | |||
36 | 有效提升城乡 污水处理能力 | 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0公里。 | 4500 | 市住建局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市水务集团 |
37 | 完成舟山市污水处理厂一期15万吨/日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行。 | 24900 | 市城投集团 | ||
38 | 完成金塘镇大浦口污水处理中心(二期)扩建(新增处理能力0.4万立方米/日)工程,同时对一期工程进行提标改造。 | 2000 | 定海区政府 | ||
39 | 完成六横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增处理能力0.9万立方米/日)工程。 | 3000 | 普陀区政府 | ||
40 | 完成岱山县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 8000 | 岱山县政府 | ||
41 | 完成衢山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 | 200 | |||
42 | 完成朱家尖城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 | 1200 | 普朱管委会 | ||
43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改造开工25个。 | 16000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44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442个。 | 580 | |||
45 | 加大农业面源 污染治理力度 | 完成农作物取土测土250个,推广配方肥和按方施肥量0.4万吨,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3万亩。 | 130 | 市农业农村局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46 | 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1条。 | — | 定海区政府 | ||
47 | 培育“肥药两制”改革示范性农资店5家、试点主体80家。 | 5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48 | 定海区创建浙江省“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 | 200 | 定海区政府 | ||
49 | 实施虹桥水库上游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1000 | |||
50 | 完成普陀区、岱山县创建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区)。 | 40 | 市海洋与渔业局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51 | 深化近岸海域 污染防治 | 完成59个重点排口规范化建设,开展溯源整治、规范化建设和日常管理,完成市级销号。 | 500 | 市生态环境局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52 | 实施泗礁岛基湖沙滩修复工程,沙滩修复面积约13.34万平方米,补沙量约20.0万立方米。 | 7100 | 市资源规划局 | 嵊泗县政府 | |
53 | 实施泗礁岛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清理渔港沿线海岸带长约5公里;新建生态护岸长约1.75公里;建设青沙滨海生态滩涂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 | 6600 | |||
54 | 泗礁岛海湾清淤工程,疏浚面积约184.4万平方米,疏浚量约152.8万立方。 | 3200 | |||
55 | 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沙滩8处、沙滩岸线长度约1.3公里;清理整治海岸带长约6.4公里;贻贝养殖退养还海面积约1000亩,新型浮球替换200万个。 | 5000 | |||
56 | 完成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5.5亿单位。 | 1300 | 市海洋与渔业局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57 | 加强防洪排涝 节水工程建设 | 新开工建设海塘安澜工程46公里。 | 68800 | 市水利局 | 各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58 | 完成水库除险加固6座。 | 2205 | 各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59 | 新(改)建水文测站25座。 | 280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60 | 山塘整治7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平方公里。 | 1523 | |||
61 | 新建雨水管网10公里。 | 1500 | 市住建局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62 | 提标改造雨水管网3127米。 | 1470 | 市城管局 | 定海区政府 | |
63 | 提标改造管网(雨污分流管网)10公里。 | 3624 | |||
64 | 清淤排水管网1000公里。 | 305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65 | 增加应急设备能力0.1万立方米/小时。 | 180 | 新城管委会 | ||
66 | 全面完成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基本消除易淹易涝区,新开工11项,完工20项。 | 58000 | 市水利局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67 | 实施沈家门及东港一期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完成北安路、东海东路等8公里排水管网改造。 | 8000 | 市城管局 | 普陀区政府 | |
68 | 实施定海城区、普陀城区13个易涝积水点治理工程。 | 11897 | 定海区政府、普陀区政府 | ||
69 | 创建2家节水标杆酒店、2个节水标杆校园、3个节水标杆小区和8家节水标杆企业。 | 30 | 市水利局 | 各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70 | 新建供水管网22公里,改建供水管网18公里。 | 5900 | |||
71 | 健全河(湖) 湾(滩)长制 | 实施全市重点河道水质走航监测项目。 | 156 | 市治水办 | — |
72 | 实施清海净滩巡护监管项目。 | 75 | — | ||
73 | 深化环境 污染整治 | 完成舟山市300吨/日污泥处理工程。 | 17000 | 市住建局 | 市城投集团 |
74 | 完成6万吨/年油泥处置优化调整项目主体工程。 | 10000 | 市生态环境局 | 定海区政府 | |
75 | 完成危险废物与工业废物资源化处理处置项目主体工程。 | 4000 | |||
76 | 继续推进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独立粉磨站超低排放改造。 | 300 | |||
77 | 完成定海区西北片污水处理厂工艺改造主体工程。 | 4464 | |||
78 | 完成岱山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污水厂一期主体工程。 | 4000 | 岱山县政府 | ||
79 | 完成浙江定海工业园区、浙江普陀经济开发区、浙江岱山经济开发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省级工业园区污水总排口、雨水总排口,周边主要河道和园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监控设施安装联网全覆盖。 | 694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80 | 9月底前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智能监控系统建设。 | 2165 | 市生态环境局 市经信局 |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 | |
81 | 6月底前,完成全市8个省控以上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的电子围栏试点建设,完成AI服务器的市级部署。 | 140 | 市生态环境局 | 相关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 |
82 | 推广“五水共智”数字化建设 | 推广实施智慧河湖湾滩管护应用场景建设。 | 100 | 市治水办 | 各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