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9005023/2021-187402

  • 文号:

  • 发布机构:

    发文机关(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2021-12-31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75134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1-12-31 14:08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发文机关(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郑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老沈家门城市空间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指导,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沈家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科学利用这些宝贵资源重新点亮文化标签、打造具有沈家门老底子街景的城市文化空间,对于提升沈家门的城市品质、展示海岛文化风景线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并就保护沈家门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加强沈家门老城区整体统筹规划研究

我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一贯注重对沈家门老城区的历史文化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研究。在2013年编制完成的《舟山市普陀沈家门老城区更新与改造研究》中,研究提出四大策略:塑造山-城-海特色风貌;强化地方文化底蕴,从生产型渔港向文化、旅游、生活型渔港转化;保持老城魅力,旅游与生活并重,打造多样性的老城区;通过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圈配套,加强用地混合与商业网络优化,优化商贸繁荣的城市生活。近年来,结合城市旧城更新工作,我局编制了《沈家门旧城更新规划研究及整体城市设计》,根据历史文化特色、城市功能差异、自然景观、开放空间以及现状建筑形态、肌理等特征,将沈家门片区划分为海洋产业风貌区、商务贸易风貌区、山海居住风貌区、老城体验风貌区、海洋文旅风貌区五个特色分区;规划以“充分发挥沈家门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及依山傍海的空间特点,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推进老城片区的城市更新,将半升洞、沈家门老城、墩头打造成海洋特色文旅、老城生活体验、现代商务贸易三大功能各有侧重,渔港风情、特色小镇、高端现代三种个性鲜明的特色区域。

二、加强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打造城市特色空间

基于对沈家门老城区旧城更新的整体规划研究,规划进一步对半升洞、沈家门老城、墩头三个重点片区进行了城市设计,并根据城市设计推进项目实施,打造具有沈家门渔港特色的城市空间。

在2017年批复实施的《舟山市普陀区半升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含城市设计)》中,城市设计目标为传承千年渔港传统风貌,展现未来渔港时尚形象。正在建设实施的半升洞片区02-01地块商业项目建筑方案中,强调唤起人们对街巷氛围、渔港生活以及滨港路错落起伏形象的回忆,并打造小体量的商业文化建筑同原有的夜排挡相适应。为进一步提炼城市文化内涵,提升该片区城市空间品质,半升洞码头建设方案专门邀请同济大学设计院知名教授童明进行设计;改造后的半升洞码头建筑外观形似“砗磲”,建成后将成为具有舟山海洋文化特色的地标建筑,与半升洞区域的夜排档、特色商业街区等共同构筑成新的旅游打卡地。

沈家门老城片区为百年渔港风貌主要体验区及传统生活集聚区,其内部街道尺度、街区划分都呈现出传统渔港的肌理格局;在《沈家门旧城更新规划研究及整体城市设计》中,规划形成“一区三轴多绿心、多特色廊道”的风貌控制结构。在规划引导下,实施了沈家门泰莱街提升改造工程,以仿古建筑为主,同时对沿街民国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保护,打造具有沈家门渔港历史街区特色与现代商业氛围相结合的文化复古步行街。

在2014年批复实施的《普陀区墩头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将该片区定位为普陀老城地理门户、普陀城西交通门户、佛教文化体验门户、水产交易展示门户,规划积极落实接待禅寺的相关保护要求,科学管控片区建筑高度,塑造滨海天际线和高低错落的空间视觉。近期该片区实施了江湾船厂公园项目,项目方案采用船坞式整体设计,充分体现船厂原有特点和海洋元素。

三、加强城市文化运营,推进城市文化旅游发展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网红经济优势,借助互联网手段,打响城市网红品牌,积极打造网红打卡地。2020年我市举办了年度舟山文旅体“十大”网红评选活动,通过微信、新浪微博、抖音、小红书、携程、马蜂窝等各大平台提供的舟山年度数据综合推选出2020年度舟山文旅体“十大”网红,沈家门的东河市场位列其中。东河市场的市井烟火气,是一座城市里最有温情的地方,同时也具有地道的沈家门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在各类关于舟山旅游攻略中,它名列前茅,声名远播,还成为综艺节目的取景地,去年就吸引了邓超、鹿晗、陈赫、黄渤等知名明星前来拍摄打卡。我市还积极打造文化展示、互动体验、旅游咨询、城市书房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服务综合体,并完善城市文化空间运营模式。如沈家门渔港文旅驿站项目位于滨港路,为青龙山入口建筑一层部分区域,由普陀区城投公司建设,建成后由普陀区文广旅体局负责确定具体运营方式。

下一步,针对保护和利用好沈家门老城区的历史文化传统风貌,打造具有沈家门老底子街景的城市文化空间,我市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规划整体研究和规划引领工作。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三湾两岸滨海秀带—— 舟山打造世界级活力风情海岸规划研究》,更好统筹滨海两岸城市发展建设,完善空间格局,挖掘文化特色,提升城市风貌,优化用地布局和交通组织,打造特色地标。沈家门老城滨海区域是该规划中的重要节点,下步将在规划的总体框架指导下,推进非遗文化街、特色餐饮街、网红打卡街等建设,打造具有沈家门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

二是高标准做好规划方案审查工作。积极落实相关城市设计、控规中关于建筑立面、色彩、材质等方面的管控和引导要求,鼓励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在有条件的区域体现沈家门传统城市街道风貌,打造老底子街景。

三是进一步做好文化基因解码工作。认真分析舟山城市历史脉络、文化肌理和市民构成及需求,从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精神实质、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文化要素分析和当代价值提炼,形成能让市民切身感受和体验到的文化元素及内容。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把体现舟山地方特色的文化基因以邻里公约、社区博物馆、文化体验点、社区微景观等形式展示出来,成为社区居民浸润地方文化、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平台。

四是推进社区公共文化嵌入式服务。在老百姓身边打造一批小巧舒适、精致优雅的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社区生活场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促进丰富多元的文化创新。

五是打造城市“文旅金名片”。以“一城一品”为目标,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地域风格和全国影响力的城市公共文化IP。创新构建“舟游列岛”品牌营销体系,建立完善品牌体系资料库和文旅体融合特色线路产品库,策划炮制“灯塔计划”、“十大海岛网红打卡地”等营销事件,寻求成熟的电商平台合作新商业营销模式。深化打造“诗画浙江”“百县千碗”“舟山味道”IP,把舟山味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营销、体育赛事结合起来。积极打造网红打卡点,将在滨港路南侧海边打造步行道,针对滨港路整体设计旅游线路,选择几栋特色建筑,设计打造成网红打卡点。

六是继续完善普陀渔都风情馆的非遗展示内容,擦亮文化标签。在原有的展览基础上,不断挖掘和完善普陀渔港优秀传统文化和渔都风情风貌,不断丰富展示内容和创新宣传形式。鼓励更多非遗从业人员在沈家门经营非遗产品开发、展示和销售的工作室。目前已有渔民画、刺绣、铜雕、石雕等多个项目的艺人、传承人在鲁家峙“普陀湾众创码头”成立了工作室。待特色街区建设完成后可考虑统一到非遗文化街展示经营。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6月30日       

(联系人:倪龙和,联系电话:2283116)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