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03 11:3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文件精神,听取民营企业在政府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科学评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现状,更好地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舟山市统计局于近期开展了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一、调查概况

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调查是浙江省统计局在全省范围开展的一项重要专项调查,调查范围为联网直报调查单位库中的民营企业,调查企业由省统计局通过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确定。我市4个县(区)共有138家四上企业被抽中进行调查,其中工业企业27家,建筑业企业18家,房地产业企业16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19家,住宿和餐饮业企业17家,服务业企业41家, 调查对象为企业负责人。

二、企业当前经营发展情况

调查显示,我市民营企业现阶段生产经营状况总体保持正常,但在当前疫情对经济影响及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不利因素下,企业在技改创新方面的举措和投资减少,在成本和融资方面面临较大压力,推动企业经营状况全面回归常态化需付出很大努力。

(一)民营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加。调查显示,在对当前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进行判断时,21.7%的企业认为“良好”,比去年的调查下降12.5个百分点;56.6%的企业认为“一般”,比去年提高3.3个百分点;还有21.7%的企业认为“不佳”,比去年提高9.2个百分点。

在对今年下半年度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进行预判时,认为“良好”的企业占21.7%,比去年下降13.3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企业占60.9%,比去年提高5.9个百分点;认为“不佳”的企业占17.4%,比去年提高7.4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我市民营企业现阶段生产经营状况总体保持正常。但境外疫情肆虐,疫情对部分行业恢复性生产依然困难不少,对经济的影响尚有不确定性,面对当前严峻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可能遇到的困难,我市民营企业对当前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和今年下半年度经营状况进行预计时,调查显示 “良好”企业所占比重的下降幅度和“不佳”企业所占比重的上升幅度双双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动,说明我市民营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增加,企业对自身未来的发展预期比较谨慎。

(二)人工、资金、利润低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三大主要困难。调查显示,我市民营企业对当前本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进行判断时,人工成本上升仍排在首位,占48.6%,但比去年下降了10.6个百分点;资金紧张由去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占42.0%,所占比重比去年提高13.7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率太低由去年的并列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位,占38.4%,比去年下降3.3个百分点。

2017年以来,人工、税费、资金一直排在我市民营企业经营发展主要困难的前三位,今年的调查显示,社保、税费负担过重占32.6%,比去年下降9.1个百分点,由去年的并列第二位下降到第四位,首次退出企业经营发展三大主要困难之一,反映我市切实落实税费减免和各项社保减负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另外,国内需求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货款拖欠严重、缺乏人才、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招工困难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市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

表1  当前本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限选八项)

主要困难

2020年比例

2019年比例

人工成本上升

48.6

59.2

资金紧张

42.0

28.3

企业利润率太低

38.4

41.7

社保、税费负担过重

32.6

41.7

国内需求不足

26.1

13.3

原材料价格上涨

22.5

26.7

货款拖欠严重

12.3

17.5

缺乏人才

10.9

16.7

整个行业产能过剩

10.9

15.8

企业招工困难

8.7

17.5

要素资源、环境约束较大

7.2

7.5

缺乏创新能力

5.8

10.0

汇率波动

2.9

2.5

中美经贸摩擦(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2

4.2

地方政府干预较多

0.7

2.5

缺乏投资机会

0

2.5

(三)增值税和融资成本是企业“降成本”的主要诉求。增值税和所得税是企业生产经营承担的重要成本,调查显示,在企业应负担的税费中有50.7%的民营企业认为增值税的负担偏重,41.3%的企业认为企业或个人所得税负担偏重,两者合计达92.0%。虽然我市针对民营企业的税费减免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九成以上的企业认为这两项税的负担偏重,希望还有进一步下浮的空间。

表2  企业认为负担偏重的税费(%)(限选三项)

税  费

比 例

增值税

50.7

企业或个人所得税

41.3

五险一金

34.1

水电费

14.5

土地使用税

13.0

房产税

12.3

银行贷款利息外收费

9.4

排污费

8.0

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

1.4

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费

1.4

与外省、市相比,有42.8%的企业认为我市在融资成本方面仍存在下降的空间,还有40.6%的企业认为我市的电价还有下降的空间。

表3  与外省、市相比,存在下降空间的费用(%)(限选三项)

费  用

比 例

融资成本

42.8

电价

40.6

物流成本

29.0

土地价格

21.0

商务成本

17.4

天然气价格

8.0

(四)企业在技改投资、创新驱动方面的举措和成效明显下降。调查显示,我市民营企业当前在技改投资、实施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表示“有举措,成效很明显”的占5.8%,比去年下降8.4个百分点;表示“有举措,有一定的成效”的占18.1%,比去年下降4.4个百分点;表示“没有这方面的专门举措”的占42.8%,比去年提高10.3个百分点;表示“有举措,但成效不大”、“有举措,但没有成效”和“不了解”的分别占15.2%、2.9%和15.2%,三者合计为33.3%,比去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今年的疫情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使我市民营企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难有准确的把握,在目前发展形势不明确的情况下企业在技改投资和创新方面不敢有大的举措。

(五)企业在技改投资、实施创新驱动方面的投资减少。调查显示,预计今年下半年本企业在技改投资、实施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方面的投资比去年同期增加的占5.8%,持平的占72.5%,分别比去年下降1.7和5.8个百分点;减少的占21.7%,比重比去年提高7.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今年下半年我市民营企业在技改投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投资会比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调查显示,当前我市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市场前景不明确、资金紧张、人才缺乏等几个方面,其中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所占比重达42.8%,说明今年疫情冲击和经济形势的严峻对我市民营企业的影响较大。

表4  本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限选三项)

主要问题

比 例

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

42.8

资金紧张、融资困难

36.2

暂时没有进行创新的必要

27.5

缺乏研究人员、研发能力不强

21.7

缺乏战略合作伙伴

15.2

风险大、难于承受

11.6

缺乏技术标准、难以通过国家认证

2.9

(六)企业融资难问题较复杂。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府部门相应制定了不少解决措施,推进落实融资畅通工程,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政策、业务流程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优先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工作机制及拓宽企业融资途径等举措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政府部门出台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相关举措的同时,企业自身还是要有一定的综合经营发展能力,不能一味的寻求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扶持。

表5  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限选五项)

主要原因

比 例

企业盈利、偿债能力降低

50.7

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融资规模偏大

21.0

企业不能落实担保

18.8

银行信贷额度紧张

17.4

企业无有效抵押资产

13.0

银行贷款审批时效长而企业急需资金

13.0

银行贷款审批权限上收

8.7

企业信用等级达不到要求

8.0

受担保、互保企业出险影响

5.8

银行无法提供所需期限的贷款

5.8

企业不符合银行行业政策导向

5.1

企业遭环保处罚或整治

1.4

三、对营商环境和政策落实情况的评价

(一)对我市营商环境评价总体满意。调查显示,在对所在地区企业营商环境进行评价时,24.6%的企业表示“满意”,62.3%的企业表示“较满意”,二者合计为86.9%;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7.3%和0.7%,还有5.1%的企业表示“不了解”。与外省、市相比,认为本地区企业营商环境占有优势的前三位是:政务服务环境、财税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分别占79.7%、33.3%和30.4%。

表6  本地区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势(%)(限选三项)

主要优势

比 例

政务服务环境

79.7

财税环境

33.3

    基础设施配套

30.4

人才发展环境

15.9

投融资环境

15.2

贸易投资环境

5.1

上下游产业链配套

4.3

(二)民营企业减税降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调查显示,我市民营企业对近年来政府在企业减税降负方面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时,表示“成效明显”的企业占18.1%,表示“有一定成效”的占69.6%,分别比去年提高0.6和4.6个百分点;有11.6%和0.7%的企业表示政府在减税降负方面的工作“成效不大”和“不了解”,分别比去年下降1.7和3.5个百分点;没有表示“没有成效”的企业。我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研究细化具体举措,落实税费减免和各项社保减负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三)企业认可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成效。在对近年来政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成效进行评价时,26.8%的企业表示“满意”,57.3%的企业表示“较满意”,二者合计为84.1%;表示“不太满意”、“不满意”和“不了解”的企业分别占5.8%、0.7%和9.4%。

调查显示,有21.7%的民营企业表示已经在金融方面享受到支持政策,但也有18.8%的企业表示没有享受到相关方面的支持政策。

表7  企业已享受到的支持政策(%)(可多选)

政  策

比 例

金融支持方面

21.7

没有享受

18.8

创新扶持方面

11.6

保护合法权益方面

9.4

降本减负方面

5.8

人才支持方面

4.3

土地政策方面

4.3

对外贸易和投资方面

2.9

政府采购支持

0.7

市场退出机制方面

0.7

调查显示,我市民营企业在已经享受到的相关政策上,在降本减负、金融支持和公平竞争政策方面的获得感最强,分别占54.3%、26.8%和21.0%。

表8  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政策(%)(限选三项)

政  策

比 例

降本减负

54.3

金融支持

26.8

公平竞争

21.0

政企沟通

18.8

合法权益

10.9

发展空间

9.4

创新能力

7.2

开放水平

5.1

人才引进

4.3

市场退出

0.7

政府为完善民营经济政策执行制定了许多方面的举措,但在执行成效方面仍有不小的落差,部分政策落地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政企双方,其中有政策宣传不到位,缺乏简单明了的解释或咨询服务渠道的原因,也有政策制定稳定性、连贯性较差,政策实用性不强、吸引力不够的原因,还有政策申报手续繁琐、成本高、附加条件多等原因,这需要政府更加完善民营经济政策执行方式,进一步提高政策水平,充分考虑政策的叠加效应,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强政策协调性,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提高政府部门履职水平,在微观执法过程中避免简单化,不搞“一刀切”。

表9  政策落地难的主要原因(%)(限选五项)

主要原因

比 例

未遇到这种情况

23.9

政策宣传不到位

18.8

缺乏简单明了的解释或咨询服务渠道

18.1

政策制定稳定性、连贯性较差

17.4

缺少统一发布平台

17.4

政策实用性不强、吸引力不够

17.4

政策申报手续繁琐、成本高、附加条件多

14.5

政策制定没有充分听取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

12.3

政策执行“一刀切”

6.5

“选择性”执行政策

4.3

(四)对政府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的满意度有所下降。调查显示,在对当地政府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进行评价时,表示“满意”的企业占18.1%,表示“较满意”的占44.9%,分别比去年下降2.7和0.9个百分点;表示“不太满意”的企业占6.5%,表示“不满意”的占0.7%,表示“不了解”的占29.8%,分别比去年提高2.3、0.7和0.6个百分点。我市各级政府部门需着力做好鼓励民间投资、扩大有效投资等相关政策措施的信息公开,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帮助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制定相应的投资措施。

企业认为当前影响民间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还是在市场, “对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信心不足”和“市场各种要素成本高、负担重”,分别占60.1%和34.1%,但所占比重分别比去年下降6.6和11.7个百分点;“没有好的项目”所占比重达47.1%,比去年提高7.9个百分点; “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占21.0%,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垄断行业、公共领域,市场准入门槛高”和“政府管理服务上懒作为,投资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相关政府因素上所占的比重分别比去年下降5.3和1.3个百分点。

表10  当前影响民间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限选五项)

主要因素

比 例

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信心不足

60.1

没有好的项目

47.1

市场各种要素成本高、负担重

34.1

对未来预期不乐观

22.5

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

21.0

缺乏专业人才

18.8

在垄断行业、公共领域,市场准入门槛高

8.0

政府管理服务上懒作为,投资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

2.9

四、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对支持民间投资的建议。在问及当地政府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应在哪些方面进一步着力时,排在首位的仍是“针对性”,希望政府制定的政策更符合本地情况,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所占比重达76.8%,比去年提高3.5个百分点;和去年的调查相比,今年的民营企业更加希望政府在“引导力”上进一步着力,关注度由去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希望政府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引导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企业对“公平性”的关注度由去年的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位,所占比重比去年下降11.7个百分点,说明当地政府在营造、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方面的举措较为有效。

表11  对政府支持民间投资应进一步着力的方面(%)(限选五项)

进一步着力方面

2020年比例

2019年比例

针对性,政策更符合本地情况,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76.8

73.3

引导力,引导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创新发展

37.0

39.2

公平性,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33.3

45.0

稳定性,短期政策、中期政策、长期政策相结合

32.6

32.5

吸引力,深化改革,要素保障更加优惠,吸引创业创新

26.8

31.7

操作性,政策要配套,提高可操作性

25.4

18.3

亲和力,关爱引进人才、外来投资者、优秀企业家

13.8

18.3

(二)对企业投资发展要素保障的建议。在企业投资发展的要素保障方面,民营企业希望当地政府重点在税费、融资、水电成本等方面进一步着力。“税费”和“融资”仍是民营企业希望政府在要素保障上进一步着力呼声最高的,分别比去年提高了3.0和14.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水电成本”由去年的最末位上升到第三位,所占比重提高了15.4个百分点,说明我市民营企业希望降低水电成本的紧迫性较强。

表12  在要素保障上希望进一步着力的方面(%)(限选三项)

主要保障要素

2020年比例

2019年比例

税费

58.0

55.0

融资

50.0

35.8

水电成本

25.4

10.0

公共、公益设施配套

24.6

20.8

用工

21.7

28.3

人才引进

19.6

27.5

土地

17.4

21.7

技术创新支持平台

10.9

18.3

(三)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民营企业更加注重的是希望政府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着力企业减负降本,缓解市场要素成本高问题;加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

表13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应进一步着力的方面(%)(限选三项)

进一步着力方面

比 例

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69.6

进一步着力企业减负降本,缓解市场要素成本高问题

66.7

加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

27.5

加强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16.7

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15.2

强化政府部门担当作为,压实落实政策的具体责任

13.8

今年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调查,企业反映的情况既有以前调查年份反映问题的延续性,更有今年疫情防控对经济影响的特殊性。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及时调整相应政策,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经济呈现恢复增长态势,但疫情冲击损失尚需弥补,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发展还未回归正常水平,在这种形势下,更需要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帮助民营企业积极应对当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各级政府要着力做好稳企业稳增长相关信息公开,精准推送企业需求度高、政策措施明确的政府信息和政策问答,配合做好涉企一站式移动服务平台完善工作,重点做好减税降费、扩大有效投资、稳外贸稳外资、扩大消费需求等相关政策举措,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助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