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5-14 00:00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舟山市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
一季度,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国内经济逐步回升,刺激经济增长的各类政策继续实施,我市经济延续去年下半年来稳步回升的态势,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加上去年同期受金融危机影响基数较低,多数经济指标增长喜人,经济发展开局良好。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变化依然复杂,年内经济可能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
一、经济运行特点
1、较多指标增速在全省各市领先,但也有部分指标排位靠后。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3.5%,列全省各市第二位,高出全省平均9.5个百分点,比居第一位的宁波市低0.8个百分点;相对应工业用电量增长31.1%,居第三位,高出全省平均5.9个百分点,比居第一位的丽水市低4.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77.9%,列全省各市第二位,高出全省平均47.6个百分点,第一位是衢州市增长81.8%;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倍,列第三位,全省平均增长21.5%,绍兴市增长1.83倍,温州市增长1.17倍。外贸出口增速全省第一,一季度外贸出口总值增长1.3倍,高出全省平均97.5个百分点;但进口为下降9.4%,是全省唯一下降的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全省第一,分别增长34.1%和43.7%,高出全省平均9.2和14.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增速列全省末位,是全省唯一只有个位数增长的市,全省平均增长21.5%,最快的是台州市增长4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身各市增速比较接近,全省平均增长18.8%,我市增长16.9%,列全省各市第八位。
2、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经济效益改善明显
一季度全市工业在船舶修造业、石油化工业产能进一步释放,水产加工业企稳回升,机械制造业进一步回暖等因素促进下,全市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工业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一季度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23.92亿元,同比增长35.1%,实现销售产值218.01亿元,增长42.6%,其中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93.51亿元,增长44.7%。
工业经济运行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主要有:一是临港工业发展加快。一季度临港工业实现总产值177.85亿元,同比增长41.4%,高出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幅6.3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9.4%,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2.92亿元,同比增长43.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6.2%,比上年同期上升5.7个百分点。三是重工业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一季度实现重工业总产值153.44亿元,同比增长50.9%,增幅快于轻工业总产值30.6个百分点;重工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9.5%,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四是主要工业行业优势更加显现。一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船舶修造业、水产加工业、机械制造业和石油化工业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除水产加工业增长11.1%外,其余三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增幅均超过48.0%,这四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合计为172.13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6.9%,其中船舶修造业占比接近一半,为47.9%。五是工业经济强镇区域拉动作用加大。10个工业经济强镇中,除虾峙镇、长白乡由于工业建设项目推进迟缓,工业经济规模还很小,增幅又出现下降外,其余8个乡镇(街道)工业总产值增速均比较快,其中长涂镇增速达2倍。沈家门街道、长涂镇、马岙镇和六横镇一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都已超20亿元。10个工业经济强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34.9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0.3%。六是工业经济效益改善明显。1-2月全市595家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为32.8%,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06.85亿元,同比增长65.9%,利税总额7.26亿元,增长93.8%,其中利润总额5.03亿元,增长107.9%。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275.89分,列全省各市第一位,高出全省平均54.63分。
工业用电量同步较快增长。据市电力局统计,一季度全市全社会用电量9.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0%,作为工业企业主要能源的工业用电量在船舶修造业、石油化工业及机械制造业等重点工业用电大户较快增长带动下,工业用电量增长明显,一季度工业用电量5.37亿千瓦时,增长31.1%,其中重工业用电量4.47亿千瓦时,增长38.5%。
3、渔业生产恢复性增长,春季作物播种面积、畜牧业生产增长平稳
一季度延续去年四季度渔业生产较好势头,尤其是国内捕捞生产较理想,加上去年一季度生产不好(下降5.5%),渔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一季度全市渔业总产量17.13万吨,同比增长15.3%,其中国内捕捞产量16.37万吨,同比增长21.5%。分作业来看,除钓业、海底串、涨网、单拖生产平稳外,其余作业产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双拖、机流网、深水流网、帆张网、深水围网、灯光抄网、蟹笼作业产量均有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分品种来看,小黄鱼、带鱼、鲳鱼、鳓鱼、鳗鱼、鲭黄鲇、马面鱼、梅鱼、蟹类等产况喜人。分县区来看,岱山、嵊泗两县分别增长31.7%和50.9%,定海、普陀两区分别下降19.4%和3.2%。一季度实现渔业总产值10.76亿元,同比增长15.3%。
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各级政府继续实施对种粮及畜牧业生产政策扶持,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高。今年春季农作物播种面积为7667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1.6%,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724公顷,下降1.6%;蔬菜面积2788公顷,下降0.85%,油菜籽面积1380公顷,下降1.0%。一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14.10万头,增长16.4%,出栏6.67万头,增长30.3%;家禽存栏72.52万只,下降1.5%,家禽出栏54.41万只,增长1.7%;肉类产量6689吨,增长30.0%,蛋产量1564吨,增长5.9%。
4、港口吞吐量成倍增长,海运业形势较好
一季度,舟山港域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350万吨,同比增长1.0倍,主要是随着经济逐步回升,金属矿石、煤炭等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六横煤炭中转码头、老塘山五期等中转项目在去年底相继建成投产,舟山港域货运吞吐能力明显提高。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351万吨,增长93.1%。从主要吞吐品种看,金属矿石2533万吨,增长1.3倍;石油及天然气1123万吨,增长19.4%;煤炭703万吨,增长1.9倍。集装箱运输稳步增长,一季度完成吞吐量1.88万标箱,同比增长15.9%。
尽管海运业运价仍有波动,涨跌交替,不确定因素还较多,但总体来看,一季度海运业形势较好,当前运价仍保持一定价位,海运运力仍在不断提高,海运运输船只平均吨位逐步加大,平均海运运距在拉长,运输合同订单比较稳定,企业生产业务较充足,经济效益仍有一定保证。一季度,全市海运货运量2109万吨,同比增长24.4%,货运周转量243.65亿吨公里,增长26.2%。从上海航运交易所运价变化来看,大吨位船舶运价还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当前运价与去年12月30日相比有一定下降或持平,但比去年上半年低水平运价有较大提高。如3月31日煤炭秦皇岛-上海(2-3万载重吨)运价为53元/吨,秦皇岛-宁波(1.5-2万载重吨)运价为59元/吨,比去年12月30日约低18元和13元,金属矿石舟山-张家港(5000载重吨)运价为22元/吨,比去年12月30日低60元/吨,原油舟山-南京(2-3万载重吨)运价为59元/吨,比去年12月30日上升2元/吨。运力规模继续加大,3月末,全市海上货运净载重量为359.41万吨,比上年同期末净增51.86万吨,同比增长16.9%,比年初净增22.94万吨,增长6.8%。其中万吨以上船舶有90艘,货运净载重量160.02万吨,占全市海运运力的44.5%。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维持在个位数,消费市场持续稳定
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88.44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7.13亿元,下降9.5%;工业投资30.63亿元,下降10.2 %;城乡个私投资20.25亿元,增长69.7%。从三次产业完成投资情况看,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57.79亿元,增长23.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26.31亿元,下降17.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30.63亿元,下降10.2%。
新开工项目增长较快。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限上新开工项目99个,比上年同期增长43.5%,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26.1亿元,同比增长10.8%,一季度实际完成投资25.0亿元,增长86.9%。尽管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但平均每个项目计划总投资只有1.27亿元,平均投资规模比上年同期下降23.0%。
房地产市场仍较活跃,但3月份销售出现下降。一季度,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7.16亿元,同比增长77.9%,也是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有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房屋竣工面积16.12万平方米,增长1.9倍,商品房销售面积32.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倍,但与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6.0%,其中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3.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9%。商品房销售套数2043套,同比增长41.8%,比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49.0%;二手房成交套数1715套,同比增长9.9%。3月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3.49万平方米,增长21.8%。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8亿元,同比增长16.9%。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3.9%、16.9%、26.3%和15.8%。4个县区零售额增速较为均衡,均在15%以上。一季度星级宾馆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28.0%,星级宾馆客房入住率为53.0%,同比提高8.9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分类看,一季度金银珠宝和汽车依然热销,同比增幅分别达到64.4%和1.8倍,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1.5%。
6、出口增长快速,进口下降,旅游人数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3.12亿美元,同比增长51.8%。其中,出口总额15.37亿美元,增长1.3倍;进口7.75亿美元,下降9.4%。截止3月份,从主要产品看,船舶出口增长迅猛,出口总额11.19亿美元,同比增长5.2倍,占全市出口比重高达72.8%;水产品出口总额1.30亿美元,增长2.4%。从出口市场看,主要出口国为欧盟、香港、巴拿马、挪威、韩国,分别为4.92亿美元、2.59亿美元、2.32亿美元、1.32亿美元和1.02亿美元,这五个市场占出口总额的79.2%。全省各市进出口均有快速恢复性增长,我市为全省唯一进口下降的市。从主要产品看,一季度全市油品进口总额4.38亿美元,同比下降22.1%;工业品进口总额2.20亿美元,下降12.0%。
一季度,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38.42万人次,同比增长14.3%,其中国际游客升温加快,接待人数增长16.3%,比上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4个县(区)均呈两位数增长,主要风景旅游区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分别增长9.8%、62.9%和23.4%。一季度实现旅游总收入21.86亿元,同比增长16.9%。舟山跨海大桥的开通,促进了我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节假日、香会日等旅游效应较明显。据统计,春节期间(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4.1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1亿元,日均旅游收入达4700多万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1%和23.1%。
7、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一季度,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7.93亿元,同比增长34.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0.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79亿元,增长43.7%,而上年同期为下降4.1%。从主要税种看,受经济回升、企业效益好转、房地产市场活跃等积极因素的影响,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企业增值税、营业税与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全面增收,其中营业税增势强劲,实现收入7.41亿元,同比增长48.9%;企业所得税和国内增值税分别增长20.4%和10.2%。
财政支出突出民生。一季度,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44亿元,同比微增0.8%。从各支出科目看,民生类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如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保障等支出分别增长86.8%、27.2%和27.1%。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7元,同比增长7.1%;渔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117元,增长12.6%,渔农村居民依赖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数增多及收入提高,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渔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316元,增长11.4%;农村居民5023元,增长13.2%。从主要的收入构成看,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人均5737元,增长6.8%,经营净收入人均1149元,增长33.2%;渔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305元,增长18.3%,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人均2203元,增长8.4%。
8、价格涨幅进一步回升,企业家信心进一步增强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而上年同期为下降0.8%。从一季度同比价格看,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类价格“五涨一平二跌”。食品类上涨幅度最大,为6.7%,其中水产品、粮食、鲜菜、蛋分别上涨16.1%、11.1%、8.8%和6.6%;其次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9%,居住、衣着和烟酒及用品分别上涨2.4% 、2.0%和0.1%。价格下降的是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分别下跌0.2%和0.6%。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但从环比看,由于2月份消费价格上升较快,3月环比下降1.5%,而1、2月环比分别为上涨0.6%和2.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明显,尤其是石油制品、化学原料及制品等工业产品上涨较快,一季度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5%。房屋销售价格涨幅依旧处于高位,一季度同比上涨15.3%,其中新建房住宅上涨19.6%。
一季度我市企业家信心在去年四季度较高基础上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据企业景气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我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1.7,比去年四季度上升2.9点,比去年一季度上升34.6点。在大桥通车效应的作用下,与消费相关行业企业家信心明显增强。一季度我市批发零售业、旅游为主的社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7.1、160.0和156.3,比去年四季度分别上升13.4、17.1和2.9点,其中批发零售业企业家信心为2006年来最高,社会服务业企业家信心为2002年开展景气调查以来最高,住宿餐饮业企业家信心也在近三年一季度中居高位。生产性行业企业家信心涨跌不一,基本保持在较高位水平。企业景气指数处于较为景气区间,一季度我市企业景气指数为128.1,与去年四季度生产旺季相比下降2.1点,比去年一季度上升11.6点,处于近三年来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高位。
二、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几个方面
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回升较快增长的势头,而且全省其他各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也都很快,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高位开局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去年较低基数的影响,能否延续良好势头的变数依然较多,经济发展持续性还不稳定,人民币升值、价格通胀、利率上调等预期影响在加大,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海运市场波动仍有起伏,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显现,融资难、招工难,部分原辅材料紧缺及价格变化大等问题困扰着企业生产,贷款投放的进度和节奏明显放慢对企业资金链保证也有影响。从当前来看以下几点更值得关注。
一是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较多,远洋渔业生产形势依旧不佳。结构性用工矛盾进一步突出。较多企业尽管招工难问题不是很明显,但技术工人、熟练工难招问题较为突出,春节过后,一些技术工人、熟练工人流动较大,企业招到的新工人比例较高,需要重新培训,且劳动效率低,增加了企业成本,对企业产能的释放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原辅材料价格过快上涨,赢利空间变小。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使多数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加大。如船舶修造企业钢板涨价,船舶修理从去年开始,尽管修理业务和船只不少,但修理价格一直处在较低水平,对我市船舶修造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部分企业融资和销路困难。主要是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技术不高、信息不灵、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又较低等因素影响,融资和销路对企业生产形成一定压力。据一季度对我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调查,目前企业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中资金和销路问题居前两位,分别占了调查企业的23.0%和21.4%。远洋渔业形势不佳。主要作业区域西南大西洋鱿鱼产况不好,是近5年来最差的一年,东南太平洋鱿鱼产况平平,再加上受捕捞设备相对陈旧,渔业资源、气候等因素影响,远洋渔业生产形势仍旧不容乐观。一季度远洋渔业产量0.35万吨,同比下降63.7%。由此影响水产加工企业原料收购困难,价格也很高,特别是对以加工鱿鱼为主的水产加工企业来说,生产成本明显加大,开工不足,产能难以释放。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工业投资下降,外商引资困难。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9.3%,比前2月低9.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35.3个百分点。186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额68.3亿元,同比下降2.2%。不管是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还是基础设施投资及工业投资都处于下降态势,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显现,尤其是工业投入出现下降,需要加以关注。近几年来我市工业投资在船舶工业等连续大投入下一直保持在高强度,近六年平均增速在40%以上,2009年工业投资增速回落到11.5%,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0.63亿元,同比下降10.2%,而去年同期为增长34.3%。其中,船舶修造业投资15.94亿元,下降33.4%,而去年同期为增长22.7%。初步判断,随着船舶工业等快速发展大量投入这一轮经济周期过去后,新的工业投资热点还未充分挖掘,我市工业投资仍有较快增加可能性难度加大,影响着我市工业经济今后发展后劲。
外商引资难度加大。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外商投资意愿低下,加上外商投资阶段性特点,对外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加大。截止3月底,全市仅批准一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只有区区15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却有5个和9845万美元,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只有1118万美元,同比下降71.6%。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独资金额下降69.0%,中外合资下降79.6%。
近10年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在高强度,对促进我市的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我市属于投资拉动型城市特征比较明显。投资增长缓慢,工业投资出现下降对我市影响重大。因此要加强招商引资尤其是外商引资工作,激发和带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已落实项目和在谈项目早日开工,注重投资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更新和科技创新项目的投入,努力保持投资有一定的规模和增速,使得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后劲和动力,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三是金融信贷虽仍保持相当规模,但紧缩性苗头已经显现,贷款规模受到限制。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25.33亿元,比年初增加81.99亿元,同比增长21.4%,同比少增16.28亿元。贷款余额918.37亿元,比年初增加64.35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883.32亿元,比年初增加54.3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30.53亿元。主要原因一是受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影响,总的信贷规模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今年全国全省计划信贷规模比去年减少二成多,按要求全年保持信贷均衡增长,这必然影响到我市贷款投放的总体规模;二是受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影响,贷款投放的进度和节奏明显放慢,已经对我市的信贷投放和增幅带来较大影响。三是受部分行业阶段性调整影响,贷款快速增长的内生动力有所减弱。同全省其他市相比,我市企业数量偏少,规模也偏小,一定时期内形成了以项目贷款增长带动区域信贷增长的模式。近两年,我市项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项目贷款是推动我市贷款较快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从目前我市部分行业的发展情况看,运行主要处于结构调整期,加上我市新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现阶段贷款快速增长的内生动力有所减弱。
2010年经济发展有了一个好的开局,但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压力还很大,任务还很艰巨,因此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发展新平台,加快挖掘消费潜力,改善民生,率先发展,突出海洋经济特色,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转型升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使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贯穿全年,谨防经济可能出现的“前高后低”走势,确保2010年舟山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