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站 > 政策 > 政策文件 > 规划计划 > 专项发展规划
舟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舟山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5-09 14:53 信息来源: 舟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市属有关部门,各县(区)卫生健康局,委直属各单位:

根据我市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部署,经研究,现将《舟山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舟山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方案

 

                              

                              舟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1月14日

附件

 

舟山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服务一体化

工作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舟山市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指示要求和省市相关专题会议精神,并在省卫健委大力支持和关心指导下,现就推进我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省委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十五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市委第八次党代会和八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聚焦体系重构、制度重塑,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强化省县三级联动,集聚资源、集成政策,精准对接、帮扶合作,切实推动舟山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缩小区域健康差距、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岛地区卫生健康共同富裕建设有效路径,助力我市打造公共服务先行示范市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符合舟山市情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可及,群众基本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普惠共享,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提升,急诊急救能力显著加强,重点疾病和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更加有力,卫生健康综合实力与省内其他地区差距明显缩小。

三、工作举措

(一)深化体系建设,构建完善“1+4+N”卫生健康服务格局

1.统筹规划卫生健康资源布局。以“市级医院+县(区)级医院+常住人口较多的大岛卫生院”为重点,科学规划全市医疗机构空间布局和人员编制、设施设备等要素资源,重点加强本岛区域疾控、院前急救、托位等资源统筹力度,创新“一岛一方案”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着力做强做优一个“本岛”,提升完善四个“功能大岛”(泗礁山岛、岱山岛、六横岛、衢山岛),带动延伸其他“小岛”。

2.大力推进海岛“医学高峰”建设。对标区域医疗中心定位,集中资源加快推动舟山医院建设成为以发展大内科、大外科、急诊急救为主体,提供代表本市最高水平医疗服务、科研和教学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围绕海岛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诊治需求,以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建设为引领,加强专项经费保障,做优做强市级重点专科,打造一批疑难复杂疾病诊疗能力强、科研技术能力突出、市域辐射影响较大的医学学科群,以点带面提升市级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本岛区域重要病种病人外转占比下降。

3.深化全市域巡回医疗服务模式。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市域医联体“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改革,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流动医院、“共富方舟·健康守护”行动和远程医疗等工作,深化悬水小岛和偏远村庄“四加一 ”医疗卫生服务,实现海岛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加快形成“本岛”连“大岛”,“大岛”带“小岛”的服务模式。

4.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深化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和中医药“百科帮扶”工程,推动舟山医院和浙二医院、定海区中心医院与省人民医院、普陀区人民医院与浙大邵逸夫医院、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与浙二医院以及嵊泗县人民医院与浙江医院全面战略合作走深走细,适当增加帮扶学科和专家人数、服务时间,推动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质扩面。探索将市妇女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市二院纳入省级医院支持帮扶对象积极承接“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项目,全力推动杭州、宁等地综合能力较强的基层医疗机构与我市10家海岛乡镇卫生院结对帮扶工作。

省级医院“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及能力提升要求

序号

舟山市

省级医院

结对帮扶关系

能力提升要求

1

舟山医院

浙二医院

分院模式

加强急诊、肿瘤、心血管及眼科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巩固提升三甲综合医院服务能力。

2

市妇女儿童医院

浙大附属妇产科院/浙大附属儿童医院

建立专家工作站

加强妇科、儿科能力建设,指导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等项目,巩固提升三甲妇保院服务能力。

3

市中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

建立名中医工作室

加强中医特色科室建设和名中医培育,指导创建三甲中医院。

4

市二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建立专家工作站

加强精神、老年、心身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指导市二院统筹抓好市域精神卫生工作。

5

市口腔医院

浙江省口腔医院

建立专家工作站

优化非紧密型协作关系,加强学科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

6

定海区

定海区中心医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

“山海”提升

争创二乙综合医院。

7

普陀区

普陀区人民医院

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

“山海”提升

提升三乙综合服务能力,整体带动普陀区二院(六横)及其他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

8

岱山县

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浙二医院

“山海”提升

指导新院迁建项目合理规划学科布局、人才引育和设备配置,推动部分医疗技术达到三乙水平,整体带动县二院(衢山)及其他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

岱山县中医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百科帮扶”

加强中医特色科室建设和名中医培育,建设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

9

嵊泗县

嵊泗县人民医院

浙江医院

“山海”提升

加强消化科、老年医学科等建设,补齐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短板学科,健全完善1+7+N+X”服务体系。

嵊泗县中医院

舟山市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

“百科帮扶”/组团式帮扶(省中医院嵊泗中医诊疗中心)

加强中医特色科室建设和名中医培育,建设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坚持聚才引智,大力推动各类卫生健康人才创新引育

5.用好“省编市用”新政策。建立“人才池”,坚持统一招聘、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每年以省级医院名义定向招聘20名以上硕士以上学历的医学类毕业生,从2024年起连续招聘五年,滚动服务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连续服务时间不少于3年。

6.实施“海岛名医”培育计划。实施在职学历提升项目,依托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高校,采用校地共育和“集中培训+送课上门”形式,开展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精神科等专业的本科学历申请同等学历硕士学位联合培养。积极参与全省“万名医生进修三年行动”计划,每年选送30名以上中青年专科医师到国家级住专培基地轮训,每年遴选优秀中青年医师10名以上与省级医院名医建立“师带徒”关系。探索成立舟山籍在外名医联谊会,鼓励名医乡贤定期回岛服务。

7.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做好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并将市级医院紧缺岗位纳入定向委培计划范围。每年遴选一批的老年医学人才、乡村医生、社区护士、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培养名额,参加省级进修培训。统筹建设全市全科教学联合体,培养县域全科骨干师资10名以上。实施“银龄计划”等人才共享创新举措,拓宽优秀医技人员补充渠道。适当放宽海岛县医疗机构招聘对象范围、年龄等条件限制,特殊紧缺岗位可放宽最低开考比例。允许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跨县域统筹调剂使用。

(三)强化数字赋能,积极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数字健康高地。

8.丰富“健康大脑”底座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迭代升级群岛网络医院,大力推广远程专家门诊、远程影像(心电)诊断、大型设备检查基层预约、共享药房线上配送等服务。全面承接省级医学知识中心、组件中心,贯通“数字家医”等典型应用场景,打造疾控信息化平台,推动“数字急救”“智慧重症”等区域协同应用,持续擦亮“海岛智慧 健康方舟”特色名片。

9.全面推进新技术融合应用。加快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筛查技术,推动“浙里护理”优享服务、云诊室、云药房等智慧医疗在我市落地应用,建设智慧健康站。到2025年,在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云诊室。

(四)围绕重点人群,聚力创新“一岛一方案”卫生健康服务策略。

10.扩大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效供给。以“一岛一方案”为服务路径,复制推广普陀区“共富方舟”实践案例,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上门,稳步提升岛际间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强化经费保障,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逐年提高,适时将院前医疗急救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迭代升级“健康方舟”数字应用,完善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工作机制、个性化签约服务,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与激励机制。

11.协同落实“老有康养”优享工程。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实施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积极争创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区)和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持续开展70岁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自愿免费接种,扩大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范围。先行开展海岛卫生院医疗床位与康复护理床位的有机接续,建立省级安宁疗护专家团队下沉帮扶机制,通过专业培训、远程会诊等形式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对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予以省级资金补助。整合升级“数智药房”“共享药房”项目,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常用药品目录,健全药品配送和代购机制,破解基层群众“购药难”问题。实施海岛居民“光明行”专项行动,每年组织专家为贫困老年人免费实施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12.实施“同舟善育”行动。围绕“婚、生、养、教”全链条,建立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优化托育资源配置,加快托幼一体化改革,加强托位精准供给,取消以县为单位的托位任务考核晾晒,实行全市统筹。开展全省普惠托育试点和全国儿童早期发展试点项目,明确普惠标准,完善配套政策。因地制宜发展“医防护”一体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五)突出协调联动,率先实行院前医疗急救“一件事”集成改革。

13.健全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全力推进独立型市急救指挥中心建设,加强与省级院前急救机构对口协作。深化“浙里急救”在海岛应用,强化危急重症患者院前信息传输,建立重点病种目录清单,实现“上车即入院”。推广急救视频短信推送服务,推进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推广“警医”数智一体化联动,当班救护车自动复苏仪配置全覆盖。化与红十字会协作,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多行业参与优化急救设备配置,在人群密集公共场所配置AED,力争到2025年,实现每10万人配置50台AED。

14.推动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有效衔接加强市域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模拟演练及人员培训,大力推广以数字化手段为支撑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优化应急用血服务网络,探索配置无人机运血装备,加强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建成全民血液应急管理系统。

四、工作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省市县一体、条抓块统的工作推进机制。各级卫生健康部门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下设专班办公室,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和专题会议

2.强化协调联动。建立组团式、精准化帮扶机制,各医疗机构要主动对接省级结对单位认真梳理服务需求及问题短板,提出对策措施和解决方案,落实支持清单事项

3.强化主体责任。各县(区)卫健局和各级医疗单位要落实行业主体责任,会同省、市各有关单位,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4.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集成、强化资源共享,创新编制资源保障,突出人才学科建设,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

5.强化督导评估。聚焦过程管理,注重工作绩效,科学设置年度任务,由工作专班综合协调组定期开展重点工作进度监测,跟踪问效。